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是秋高气爽登高远望的好季节,人们也把这一天作为老年节,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阴阳学说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又以阳数最大值“九”的谐音“久”来寓意“天长地久”,期望世间的老人们都能寿比南山。这在以“忠、孝”为本,衡量人品的传统中华文化里,无疑是再恰当不过的。
在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崇尚文明的今天,人们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和自身完善,尊老爱幼成为社会公认的美德。这使我们生活的空间更加宽松和谐,是我们所期待的社会现象。
当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有可能在快节奏的时空里才能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而与此同时他们又不得不以牺牲与自己亲人,尤其是与自己的老人朝夕相处的时间,来换取所期望的幸福。虽然这其中有许多是无奈之举,当我们静下来的时候,当“重阳节”来临的时候,我们还是应当多去想一想那些生命时光屈指可数的老年人。
在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是世代相传的,那些舍尽自己最美好时光来哺育抚养自己后代的人们是最值得我们去尊敬孝敬的——因为任何人尽管年轻时再风光,也总他有步入年迈的时候。所以人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精力,趁着我们还来得及的时候,多给我们的长辈以关爱,多尽一份我们的孝心。
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内心都会一痛:因为我的母亲在我还是少年时就因病去世,我的父亲离开我们也只是在我的“而立”之年。我再也没有机会和可能来孝敬自己的父母了。但是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在我的血液里有他们优秀的遗传基因,是父母的教诲使我能够成长为社会有用之人;我也将他们这样一种“大爱”传递给我的孩子,也让他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之人。
这是我能够想到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