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开赛就是对常规高尔夫思维的公开挑战
(2009-06-21 01:27:40)
标签:
美国公开赛高尔夫前二轮领先榜黑马体育 |
分类: 高尔夫随笔 |
上篇博文的结尾,我阐述前两轮的一个看点就是有无出现打法积、极发挥出色的黑马。看看前二轮的领先榜,很多人一定会吃惊不小,很多高尔夫专家更是眼镜大跌,早已淡出人们视野的巴恩斯,麦克维尔,杜瓦尔,汉密尔顿和从未听说的日本选手矢野志都出现在前十名,不是一二匹黑马,是一群奔腾的黑马!
巴恩斯,2001年美国业余公开赛冠军,2002年美国名人赛前二轮与老虎同组,不仅晋级,还以+3杆获得业余组第一。但03年转为职业以后就一蹶不振,不仅没有获得过一场美巡冠军,甚至失去美巡全年赛卡,经常混迹二级巡回赛Nationwide Tour。本次是参加资格赛获得参赛资格。
杜瓦尔在赢得英国公开赛之后,这位前世界第一因为身体健康和家庭问题,一落千丈,美巡赛资格岌岌可危。本次也是与巴恩斯一起参加资格赛获得参赛资格。
麦克维尔和汉密尔顿同样在获得大满贯后表现平平,而且他们的打法和技术能力依照那些高尔夫专家的观点根本无法应付又难又长的佩斯佩奇黑球场。他们的开球距离有限,在很多长四杆洞的第二杆需要用到球道木。但他们前二轮比赛开球多稳定,他们的长铁杆,球道木,混合杆打得多好,他们的打法更贴近我们广大业余球友,给我们更多启发
矢野志凭08年日巡赛奖金榜第二名首次获得参赛资格,虽然曾经获得过三场日巡赛,但日本之外的很多高尔夫专家都不认识这位体重只有143磅,不到70公斤的小个子。
但看完前二轮比赛后,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公开赛就是对常规高尔夫思维的公开挑战!这才是美国公开赛的真谛。这让我想起美国的著名的高尔夫电影“果岭争锋”。那位家境贫寒,无法用10美金聘请一位球童的年轻业余球员,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背杆,通过延长赛打败那些名声显赫、背后有权势财富支持的职业明星,获得美国公开赛的冠军。美国公开赛拥有太多的意外、太多的不可思议、太多的奇迹,美国公开赛的组织者不区别所谓的明星大腕和无名之辈,他们眼里只有胜利者和未胜利者。为什么很多的巨星在他们职业生涯的高峰都没有获得过一次美国公开赛冠军?如诺曼,蒙哥马利、尼克佛度等,为什么最近30年多数冠军都不是预测的夺冠热门,为什么二战后只有两个人蝉联过冠军?
按照正常的高尔夫思维,老虎应该是本次夺冠热门,但感觉告诉我蝉联美国公开赛冠军,又是时隔7年在同一个球场夺冠太难了吧(也许我的感觉本身也是正常思维)。如果我们都按常规的高尔夫思维去观看美国公开赛,很多专家的预测和评论比赛之后就显得可笑。别老惦记谁谁世界排名靠前,谁谁名气大,谁谁人气旺,不要用常规的高尔夫思维去欣赏美国公开赛,我们就会感觉它真的很有意思,真的很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