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氏家训

标签:
反思文化历史 |
分类: 散文 |
作为一个姓孟的,咱们把事情做好了、做对了,人们会说,孟子的后代嘛,应该的!如果我们做错了,做坏了,人家会说,还姓孟呢?一点道理都不讲,一点事都不懂。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家对姓孟的要求比较高!也说明咱们孟氏的先人们,道德水准、文化水平、才学技能或者其他的方面,公认水平比较高!这对我们来说,是骄傲,也是责任。骄傲呢,是因为我们沾祖先的光,受人尊重。责任呢?我们不能给家族抹黑,要增光添彩!这可能会付出很多。
我们的祖先,孟子是非常了不起的,提出“仁、义、善”的主张,也是将儒家学说变成政治主张的第一人。孔孟老庄,孟子是古代四圣贤之一;著作《孟子》是《四书五经》之一。
过去我们也每年聚会、吃饭。今年呢,我们组织者想让聚会有些意义!
我们觉得应该有一个家训。一来是要求我们自己,二来激励后人。我们这一代人吧,现在岁数都比较大了,都是五六十岁了。这大岁数呢,有个最大的不好:就是,即使我们做错了,也没人指出来了,长辈不愿意说,晚辈不敢说!所以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容易犯错误和自以为是!所以,我们提出“家训”,主要是来反思约束自己,也激励大家!
孟氏家训,8字4项——孝道、规矩、友善、进取。孝道是对上,规矩是对自己,友善是对周围人,进取不光是对下,对孟家所有人的。这个孟氏家训,不光提出道德要求,更强调了“进取”,要锐意进取、开拓进取,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首先说一下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家庭伦理的基础,也是创建文明中国的要求。孝道,就是对父母、对长辈要讲究敬和爱,要敬老、爱老。孝道里头呢,也包含孝悌的成分。就是兄宽弟忍,姐谦妹让,兄弟姐妹一家亲。
这里解答一个问题,孝道讲究“无违”,不要违背。那长辈有不对的地方怎么办?论语说:几谏!几谏,翻译过来,就是对长辈委婉而和气地劝告。父母兄长有错误,应委婉地指出。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不谏不说,让长辈继续错误,是陷长辈于不义,也是不孝。
第二个说是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这是孟子的“规矩之道”,也是被中纪委点赞的。规是圆规,矩是尺子。用了圆规和尺子,才能画出正的圆,正的方。这条是对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违德、违法、违纪,不能缺德、犯法、破坏纪律。规矩还含有一个“正”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事、做人要行得端、走得正,一身正气。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正气。做正人,走正路,就是规矩。
第三个是友善。友善是对待周围人。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人为友,与人为善。存善心做善事,无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与周围的人多亲近,和睦相处,多交朋友,多关心关注关爱他人。建议记住这一句话:你应该善待他人,因为每个人都在艰难地拼搏着!
第四个是进取。进取,是孟氏家训与其他家训的重要区别,也是我们与时俱进,针对自身实际提出的。前三项,孝道、规矩、友善,主要是从道德层面要求我们(这是多数家训的核心内容),要做一个有节操、有道德、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要做“好人”。而“进取”,是孟氏家训独有的。要有进取心、上进心,有所作为,干事,干成事、干大事,要锐意进取,不满足于现状,主动学习创新、自我发展,然后带动大家共同发展。大家要做有本事的人,做“强人”,做“能人”。
进取,这不光是对年轻一代说的,也是对所有人说的,包括男女老少,也包括我们年纪大的。都应该有进取心。不能让年轻人进取,年长者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我们每个人都要天天向上,日日前行,岁岁进步,年年发展。
家训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要求。希望大家都奋发向上,为家、为家族,为地方,为国家多做贡献。成为好人,成为能人!成为好人中的能人,成为能人中的好人。
德才兼备,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