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道的冒险世界

(2006-07-25 22:11:28)

 

《明道的冒险世界》(7)

 
印度篇--- 贫穷的丰富文明

前语:听说去年台湾大费周章地,在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古印度文明展”,吸引好多人,冲着这股“朝圣”热潮,我们也不落人后地锁定目标---印度,只是在出发前,就有人“郑重”地警告我,最好不要去。。。。。。

又脏又臭的印度初体验

不要去?!为什么?朋友“郑重”地警告我,印度又贫穷又落后,是一个很脏很臭的国家,最好不要去,免得鼻子被熏黄。有这么夸张吗?他还一口气说了很多缺点,什么治安不好、小偷很多、路上一堆牛、印度人很奸诈啦。。。。。。等等,唉!这些小儿科的警告,在我听来根本不痛不痒,不是我没把朋友的衷心建议放心上,而是印度可是个深远悠久的文明古国耶!佛陀、甘地、泰戈尔。。。。。这些伟人通通都是印度人耶!印度穷?我就不信到底有多穷!

飞机抵达印度首都德里时,已经是当地半夜一点了。一出机场,人山人海,“半夜了,怎么会这么热闹?”,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都是流浪汉,冠冕堂皇的国际机场外,竟然一团混乱,到处都是全身肮脏、四处游荡的人,有的成群聚集,有的干脆举家露宿在外,只要我看得到的地方,都是残破汗积、垃圾一堆,用膝盖想也知道这些人很穷,他们只要一看到观光客经过,就会跟你“伸手”。你以为是握手欢迎你的到来吗?才怪!是“要钱”!他们会用尽一切方法,吸引观光客的注意,有些甚至已近乎专业,说是家族企业也应该不算过分!

像我就遇见一个妈妈,左手抱着婴儿,右手牵着一个五六岁大、还断了一只脚的孩子!看到我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经过她们身边的时候,母子三人一起拉住我,什么也没说,只是一直用手比着肚子(我饿了耶)、比着嘴巴(我要吃东西啦)!唉!我最大的罩门就是“小孩和妈妈”,看到这一幕,眼泪差点没飙出来,怎么可能置之不理呢?!只是导游在旁边摇什么手啊!“你有没有一点同情心啊!冷血!”,顾不得挂满一身的行李,行动超不方便的情况下,我还是想办法掏出零钱给她,妈妈接过钱之后,一直点头跟我道谢,让我有点不好意思呢,因为我只给她十块卢比,不过才台币七块钱而已!说时迟那时快,机场外的流浪汉,这时突然全部起身朝我蜂拥而来,这下我终于知道导游为什么拼命摇手了!“来不及了!想办法逃吧!”此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再心软,只要不掏一分一毫,自然能杀出重围!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策略奏效,我顺利挣脱人群,唉!没想到一到印度,迎接我的不是“粉丝”,而是这番阵阵仗,虽然我还不清楚造成这些人沿街乞讨的真正原因,但如果换作是我,自己吃不饱,还要养一堆孩子,我可能也会伸手向人要钱吧!

好不容易将十几件行李,连同我们给“挤”上旅行社的“载诸仔车”之后,那些“穷人们”还是不放过一丝希望,锲而不舍地徘徊在车外,企图跟上车子讨钱,有些干脆跟着车子跑了起来,完全不顾自身安全,唉!想不到这个曾是佛陀诞生的古老国度,现在竟然沦落到这般田地,要使佛陀看到,心里会不会和我一样难过呢?

回忆印度之旅中,每每浮现的都是那令我捏紧鼻子的“印度风味”;置身在牛只乱窜的大街小巷上,你永远都搞不懂这些牛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可以随地大小便;脚下踩着烂泥、走进又窄又闷得小巷里,汽车废气味、柴油味、印度香料味、熏香味、咖喱味,全部混合在一起,这时我又想起朋友的一番劝诫:“属于印度人的特殊风味,飞机飞到德里上空,你就可以闻到了!”你永远搞不懂印度人的鼻子到底有啥神奇构造?可以享受这“五味杂成”的快感。印度有太多东西是臭的,甚至就连印度人拘谨的脸上,表情也是臭的!但是,偏偏这样一个别人眼中又臭又脏的国家,我对它却深深“着迷”!怎么回事呢?嘿!嘿!我到现在也还是搞不懂!古人与牛横行的印度街头。

一直到隔天,我才总算看清楚了印度的面貌。
为了尽快了解印度,我们隔天特地起了个大早提前开工,可是开拍的第一个镜头,就看见一个古人,缓缓地走过,一大早遇见这种事,实在是“看到鬼”,别紧张!那不是什么古人,而是一位在路上修行的婆罗门,他拿着一只水壶、一根木杖,穿着素素的衣服,正在“游化四方”,打扮几乎和书上二千五百年前的苦修生活一模一样,难怪会给人“灵异”的感觉!还不只这样,整条街道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穿着印度传统服装,男的脸上都留着两撇小胡子、头上缠头巾,穿着白衣白裤;女的就只用一条颜色鲜艳的纱丽,从头包到脚,若遇到回教徒,甚至连脸都蒙上了,连一个三岁半的孩子,眼神中也仿佛有着古老灵魂的超龄演出,再加上路边旧旧破破的建筑,以及从庙中传来低低的唱经梵音,一切。。。。一切。。。。都超有历史感的!我突然有一种置身古装片场的感觉,就像小时候到中影文化城时,看到满街古人跑来跑去,一样地震撼!我只能用“古今交错”、“时光倒流”这些很老套的字眼来形容,真的挤不出其他字眼了,难道这就是所谓印度式的神秘吗?此时更神奇的事发生了!路边传来的笛子声,很像卡通天方夜谭里面那一种,于是我回头看,一条眼镜蛇顺着笛声,从竹篓里盘旋而出,不会吧!这根本是卡通里的画面呀!怎么会在这里出现?我的惊讶换来同伴一句冷淡:“这里是印度耶!玩蛇人不在这看要在哪看?”想想也对!笛子的旋律蜿蜒曲折、连绵不绝,可怜的毒蛇跟着晕头转向地动着,我望着那条毒蛇跳舞的样子,不明究理只能说“绝”,但更绝的还在后头!

“救人喔!有一只牛在亲摄影机呀!”一旁的摄影助理发出惨叫!虽然这次出发前,已经听说印度的牛都很“大条”、“目中无人”,但是没想到这些牛老大们,果真这般肆无忌惮,居然还打起摄影机的主意,严重干扰拍摄进度,我们还得想办法引开他们,好让我们的工作继续,简直已经到了防不甚防、尔虞我诈的地步!而且它们就大剌剌地睡在马路上,根本不鸟路上的车辆及行人,偶尔还主动跟路人要东西吃。看到印度牛这种“嚣张”的行为,我觉得印度的“马路”应该改名为“牛路”才够贴切,长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跟牛耍心机!我开玩笑地对导游苏明说,印度的流浪牛,绝对可以媲美我们台湾的流浪狗!结果他老兄却正经八百地讲起印度人爱护动物的观念,以及动物与各个印度教神只之间的复杂关系,什么湿婆神呀!象头神呀!创造神、石头神呀之类的,想当然而!我听了是一头“雾煞煞”,印度教有千千万万个神,听得懂才有鬼,看来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台湾道教信仰,还是比不上想象力丰富的印度教,爱拜拜的台湾人来这里一定会自叹不如,因为印度有二亿多头牛,每头牛都被当作母亲般来尊敬膜拜,我要强烈建议全世界的“动物保育协会”,来印度取经一下才对!宗教的力量,远胜一切法规!
但是,流浪牛也不算啥,在印度还有一种更“纯正”的流浪血统,纯正到路边流浪汉、流浪牛都要甘拜下风,叫声老爷!

拜访吉普赛人

导游苏明说,既然人都千里迢迢来到北印度,当然不能错过北印度的一大奇观---“吉普赛人”!“奇观”?有这么夸张吗?他竟然会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不过我也不应该这么爱嫌,毕竟苏明是印度人嘛,中文能力不好是正常的!我想他会用这么强烈的字眼,应该有他的道理,因为据说北印度是吉普赛人的原乡,全世界的吉普赛人,都是在一千多年前,从这里慢慢流散出去的,说他们是流浪汉的祖师爷,一点也不夸张,不过苏明也说吉普赛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想亲眼所见,得要碰碰运气!
车子进入印度北方的塔而沙漠的边缘之后,我不断看见沿路的一些临时搭建的凌乱聚落,有的甚至由好几台牛车集合而成的,不但“奇观”,还很“壮观”!因为数量真的很多,苏明说这些很有可能就是吉普赛人的聚落,但是要看到人才能断定,因为吉普赛人长相与穿着,和一般的印度人不太一样。听苏明这么一说,我们赶紧匆匆下车,各个跟拼命三郎似的,深怕遗漏了任何一个宝贵的镜头,苏明还煞有其事的、不厌其烦的、小小声地提醒大家:小心身上贵重财物及安全!期待、紧张及神秘感交错的结果,就是搞得大家都神经兮兮!
出人意料,首先上前来打量我们的,是一只长有五只脚的怪牛,它背上多长了一只脚,还被装饰得五颜六色,一跛一跛地主动带我们进入位于前方的聚落。。。。。。这时苏明看到了里面的人,并认出那是吉普赛人的脸孔,大家很兴奋地继续往前走,准备来个大突击,开机拍下吉普赛人最真实的一面,没想到当我一靠近他们的“家”,四周却传来超凶猛、超大声的狗咴声“汪汪汪”,大伙儿吓得差点没骂出脏话,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一群野狗,一下子就把我们团团围住。吉普赛人也被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吓了一跳,几个男人甚至还做起防卫、准备攻击的动作,这时苏明赶紧跳出来协调沟通,才暂时消除了他们的敌意,原来我们犯了吉普赛人的大忌,他们“不下呷意被外人欺负的感觉”,所以对外人防备心很强,宁愿相信狗,也不愿相信人!难怪吉普赛人的狗,会这么“掰”!一个吉普赛达家庭里,至少会养三到四条狗,除了作伴,也可以看管家当,我想人家才叫做道地的流浪狗吧!台湾的流浪狗。。。。。完全不够看!

以大地为家的异乡人

当然,小小的[挫折]是旅途中常有的事,只要花点时间,诚意都能感动天,更何况是人!就在我们一群人轮番上阵之后,终于有一点混熟的迹象,其中一位领导人好不容易肯解下心防,面对摄影机,他跟我说:[我们吉普赛人就是路上出生、路上长大、路上变老、路上死掉.不停地走,没有方向!],嗯,这句话颇富哲理,要好好想想才知道意思(这表示我还是有点[听无]),一问之下,他老兄今年过过才三十岁,就已经就是六个孩子的爸了,果真是[带种]呀!接着,他突然指着牛车的方向,搞不清楚状况的我,只看到牛车上载满了全部[值钱]的家当(说是值钱!其实就是一些生活必需品而已),而他最小的孩子,就睡在牛车的下面,夸张的是,那个小婴儿出生还不到一个月!没有摇篮也没有舒适的婴儿床,妈妈更不在身边呵护(听说捡树枝做晚饭去了,看来吉普赛人是没有坐月子的习惯……)哇,这吉普赛人也未免太猛了吧!更妙的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