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   外物》原文及译文(8)(转载)

(2009-03-04 21:36:50)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代作家作品

[原文]

     庄子曰:“人有能游(1),且得不游乎(2)?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夫流遁之志(3),决绝之行(4),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5)!覆坠而不反(6),火驰而不顾(7),虽相与为君臣(8),时也(9),易世而无以相贱(10)。故曰至人不留行焉(11)。夫尊古而卑今(12),学者之流也(13)。且以稀韦氏之流观今之世(14), 夫孰能不波(15)?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16),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 (17),承意不彼(18)。  

     目彻为明(19),耳彻为聪,鼻彻为颤(20),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21)。凡道不欲壅(22),奎则哽(23),哽而不止则跈(24),跈则众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25),其不殷(26),非天之罪。天之穿之(27),日夜无降(28),人则顾塞其窦(29)。胞有重阆(30),心有天游(31)。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32);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33)。大林丘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

     德溢乎名,名益乎暴,谋稽乎誸(34),知出乎争,柴生乎守(35),官事果乎众宜,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始修(36),草木之到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

[注释]

(1)能游:能优游自乐。

(2)不能游:不能自得自适。

(3)流遁:流亡逃遁。

(4)决绝:弃绝尘世。
(5)至知:真智。厚德:大德。任:以天下为己任。

(6)覆坠:陷落,沉溺。

(7)火驰,火急,火速。顾:返顾。

(8)虽:虽然。相与为君臣:相互换置君臣的位置。

(9)时:一时间。

(10)易世,世代更替,相贱:相互轻残。
(11)至人:得道的人,境界至高无上的人。不留行:游行而不停留,随世变而行。

(12)尊古而卑今: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今,指不知世代变化的人。

(13)学者:指当时儒墨学派的学者等。

(14)狶韦氏:三皇以前的帝号。《大宗师》肩:“狶韦氏得之,以挛夭地。”

(15)波:偏波。
(16)游于世:与世俗同游。僻:偏僻。

(17)彼:指学者,狶韦氏。彼教不学:他们作为教者不知学。

(18)承意不彼:学者承受教者的意见而不敢违背他们。

(19)彻,通,贯通,透彻。下同。
(20)颤(shan):通膻。

(21)知:这句中二个“知”均通智。

(22)壅:壅阻,阻塞。

(23)哽,哽咽,哽塞。

(24)跈(jiAn):通掺,违背。

(25)息:天地自然的气息。

(26)其:若,假使。殷:中,正。

(27)穿,通。
(28)无降:无减。
(29)顾:回看。窦:孔穴。
(30)胞(bao):胎胞。重(chang):多。阆(lang):空、旷。

(31)天游:游天,游于自然。

(32)妇:儿媳。姑:婆婆。勃谿:争吵而责骂。
(33)六凿:六孔,实指耳、目、口、鼻、身、意。作喜、怒、哀、乐、爱、恶六情解实误,相 攘:相争夺。
(34)誸(xian):急。

(35)柴(zhal):通寨,防守的篱障。

(36)铫鎒,除草的农具。
[译文]
  庄子说:“人若能优游自乐,哪有得不到自得自适的呢?人如果不能优游自乐,哪能得道自得自适呢?人流亡逃遁的心志,弃世绝尘的行为,唉, 那都不是真智大德以天下为己任的人!陷落而不返,火急而不顾,虽然相互易置君臣的位置,只是一时之间的事情。世代更替而不能因此相互轻贱。所以说,得道的人是能随世而行不固执的人。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今是学者之流的短见。况且用狶韦氏的观点观察当今时代,谁能不偏波呢?唯有得道的人 才能游心于世而不偏僻,顺乎人情而不丧失自己的本性。他们作为教者不知学,学者承受教者的意见不敢违背他们。

     眼力通彻为明,耳朵通彻为聪,鼻子通彻为膻,口舌通彻为甘,心灵通彻为智,智慧通彻为德。凡是通道不能阻塞,阻塞就哽咽,哽咽而不止就违背,违背就产生众害。有知觉的物类靠天然气息,如果气息不中和,不是天的过失。天然气息贯通孔窍,日夜不减, 却是人为反而阻塞了自己的孔窍。胎胞里都有许多空隙,心灵当游于自然。 居室没有空地,婆媳相处就会争吵而责骂;心灵不游于自然,则六孔穴必然相互凌夺。大林丘山之所以善于留住游人,也是因为人们心神非常舒畅。

     德行过度因为好名,名声过度在于残暴,计谋在于急迫,机智出于争端,闭塞生于保守,官事取决于众人适宜。春雨及时,草木奋生,整治农具锄草剪枝, 而后草木又生长到过半,却不知道它是什么缘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