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大宗师》原文及译文(5)(转载)
(2008-12-18 22:17: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古代作家作品 |
[原文]
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1):“孰能以无为首(2),以生为脊(3),以死为尻(4),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5),吾与之友矣(6)。”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7),遂相与为友。俄而子舆有病(8),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9),将以予为此拘拘也(10)!曲倭发背(11),上有五管(12),颐隐于齐(13),肩高于顶(14),句赘指天(15)。”阴阳之气有沴(16),其心闲而无事(17)。跰..而鉴于井(18),曰:“嗟呼!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子祀曰:“汝恶之乎(19)?”曰:“亡,予何恶(20)!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21),予因以求时夜(22);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23),予因以求鸦炙(24);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25),以神为马(26),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27)!且夫得者,时也(28),失者,顺也(29);安时而处顺(30),哀乐不能入也(31)。此古之所谓悬解也(32),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33)。且夫物不胜天久矣(34),吾又何恶焉!”
[注释]
(1)子祀、子舆、子梨、子来:皆人名。或盲此人,或庄子虚拟人物。
(2)首:头,引申为始。
(3)脊:脊背,引申为中。
(4)尻(kāo),尾骨、引申为终。
(5)死生存亡之一体:从生到死再到生的往复为一体。
(6)之:他。
(7)逆:默契。
(8)俄而:不久,没多长时间。
(9)造物者:造化。
(10)拘拘:拳曲的身体。也:同邪。
(11)曲偻:驼背。发背:脊骨向上外露。
(12)五管,五脏的肮穴。与《人间世》中的“五管在上”之意相同。
(13)颐:面颊。齐:通脐,腹脐,肚脐。
(14)顶:头顶。
(15)句赘:项椎。
(16)沴(lì):由阴阳之气不调和而引起的灾害,引申为“相克”,“相害。”
(17)闲:宽。无事:若无其事。
(18)跰..(pianxiān):走路艰难不稳,一瘸一拐。鉴:照。
(19)汝:你。恶之:厌恶造化的形状。
(20)亡:无。不是。
(21)浸假:逐渐地。
(22)时夜:司夜,报晓的公鸡。
(23)弹:打鸟的弹丸。
(24)鸮:似班鸠的一种鹏鸟,鸮炙:烤鸟肉。
(25)轮:车轮。
(26)神;精神。
(27)更:变更。更驾:再驾,改驾。
(28)得:指得到生命。时:适时。
(29)失:失去生命,指死,顺:顺应自然变化。
(30)安时而处顺:安于时运而生而处于顺应自然而死。
(31)哀:悲哀。乐:欢乐。
(32)悬解:彻底自然解脱。
(33)物:指外物。结之:束缚。
(34)物;万物。
(35)喘喘然:呼吸急促的样子。
(36)环:绕。
(37)怛(dá):惊动,化:指人将死。无怛化:人将死亡而不要惊动他。
(38)倚,靠。户,门户。
(39)奚:你,怎么。
(40)适:往。
(41)不翅:不仅,何止。
(42)近:使。
(43)莫邪:宝剑名。传说春秋时期,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雄雌二剑,三年而成,故称雄剑为干将,雌剑为莫邪。
(44)成然:安闲。寐:睡觉,引申为死。
(45)蘧(qú):惊喜自得的样子。
[译文]
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互相议论,说:“谁能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梁,把死当作尾骨;谁能认识死生存亡是一体,我们就可以同他交朋友。”四人互相看着笑了笑,默契于心,就相互交为朋友。不久,子舆得病,子祀去问候他,子舆说:“伟大呵!造物者,把我的身躯变成如此拳曲的样子!驼背而脊骨外露,五脏腧穴朝上,面颊隐藏在肚脐之下,双肩高出头顶,项椎指向天空。”这是阴阳二气相克之害,可是他的心胸却十分开阔而若无其事,一瘸一拐地走到井边用井水当镜子照见自己,说:“哎呀!造物者把我的身躯变成如此拳曲不伸的样子!”子祀说:“你厌恶这种样子吗?”子舆说:“不!我怎么会厌恶呢?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鸡,我就用它司夜;逐渐地造化我的右臂成为弹丸,我就用它打可以烤吃的小鹏鸟;逐渐的造化我的尾骨成为车轮,就以精神为马,我就坐上它,我怎么还会变更驾使别的车子呢?况且,我得到生命适时,失去生命顺应自然变化.安于时运而生处于顺应自然而死,悲哀和欢乐的情绪就不会进入胸中了。这就是古语所说的彻底地解脱了。而不能自己解脱的人,是因为有外物的束缚。况且,万物不能胜天很久了,我为什么要厌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