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约说叙
(2017-12-11 09:57:00)
标签:
教育历史收藏文化杂谈 |
四子之书,也就是四书,古人有取其中一两句话语来满用,终身受用不尽;也有取其中一部,而只用了其中一半,用来治国,最后达到天下太平。没有想到今天,儿童学习,家庭传教,说是驱经术,而变成了学究也。
自我开始,传授受读,就知道有紫阳,有注疏,有大全,又有蒙引存疑诸说,但对于圣人之语,贤人之注,概而没有察觉,扺掌其他的类别,取于希世,充栋盈车,与四书又有什么关系呢?
特别小聪明者,则又与陇西之鬼的意思相抗,襄阳之巅,阳羡之幻,黎丘之妖,而与邹鲁一脉,岌岌可危,摇摇欲坠于地,我的朋友孙兴公,灵挺弇山,学穷宿海,既然从了颂读,读古人之世,亦以羔雁(只为官),作传心之符,海内当奉其敝帚为实藏,他所写的四书一帙,我读了所为说,短标廑缀数言,长衍不踰尺幅,可以说非常简约。而奥义微言,意中之藏若抉,旁引曲鬯,言外之旨全提,剔除前人的眼屑,开创后隽的心花,即紫阳诸公引为嫡系,推为功臣,何有于砚北公揣摩者,昔世尊说法华三经耆宿翻译,未能够得其三味数百年,后来智者,始悟性具三千从龙树中论拈出空假中三观,自成一家,言遂为台家园顿无上妙宗,惟兴公之于四子之书,也是这样。
天台疏经,提五字,便成为20卷,而兴公说,主于约盖人为,法华转,不唱扬之,则玄义不析,人滞于四书语言文字之下,不直接指出来,则葛藤不扫,当台宗初倡时,楞严经还没有进入东土,应化圣僧,已经预言验证其悬合,约说一书,我不敢俟之后,而前面质孔曾孟没有不合的,流传海内,尽驱学究而经术之可预证也,当观音出世间,奇男子,小泛洄澜,大排昆仑,未有不透参于圣贤正法眼者,而圣贤正法眼,原来却在单词庸语,引而伸之,其出无穷,兴公作牧,则异政媲恭,考工,则巧思过垂,而以一令长,制传翼之虎,一尚书郎,射高墉之隼,我与他中外共事,而心折之,莫测其际,乃今天知道古人满用一语,半用一部,致足不朽,况究其全,而能反之约乎?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旦莫遇之。
安成友弟王绩璨书
2017年12月11日,老巴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