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夜读春秋

标签:
this春秋楼度量衡雷池典故文化 |
分类: 八卦春秋 |
节日来到魏都许昌,买了25元门票,请了一位女导游,在她的带领下一起进入了春秋楼,开始了与这位1千年前铁匠的交流。
在远东大陆,红脸关公几乎与孔子和释迦牟尼齐名,各地都有关帝庙,许都恰恰是这位汉寿亭侯的成名之地。 曹操备赞关羽的勇武,对他重加赏赐,封他为汉寿亭侯(汉寿,地名;亭侯,侯爵名)。汉寿亭侯不过是比乡长还小的官职,三国年代,向皇帝要官也不是随便给,关羽这么大的名人在官方排位不过是个亭侯。那么这么小的官为什么可以得到如此大的尊重?
或许这个春秋楼可以给出一些答案。我的总结了如下三条:
1、有仁有义,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
2、能文能武,关羽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可以夜读《春秋》,《三国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曰:蒙曰:“...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
统领军队驻扎荆州,独挡一面。82斤青龙偃月刀(他的大刀有50多斤重,按现代度量衡换算),我根本拿不动,给他当跟班的也不行。
3、处理好与嫂子的关系:
关羽喜读《春秋》是有名的,寄身曹操麾下时,曹操曾欲“乱其君臣上下之礼”,只给破屋一间,结果关羽奉二嫂入住,自己却在院中秉烛夜读《春秋》,令曹操感慨万分。
关羽为什么总是夜读《春秋》,难道不怕累坏眼睛?原来关羽认为名声比什么都重要,为了不败坏名声,他夜读并且不越雷池,都是在尊重嫂夫人的名声。“不越雷池”的典故出于这里“春秋楼”,关羽夜读春秋用心良苦,每日还要问安2位皇嫂2次,曹操送给他的美女本来可以作为妻子,他却给了嫂子当佣人。,《三国志》裴注中所引的:“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一说,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关羽祖父关审就用《易》和《春秋》来教子,所以关羽对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应该是秉承家学所致。
可惜真实的春秋楼却是很大,有一个院子那么大,那么为什么分开居住,关羽还要夜读?本博认为历史故事往往需要考证,这间院子原来是曹操所住,一直很大,那么关羽的夜读《春秋》是不是真的,我以为是真的,但是不在春秋楼,而在来这里的路途之上,至于春秋楼,主要是表演的不越雷池的典故。
武圣人关羽这样的做派,赢得了嫂子的心,也让天下的妇女敬仰,50%的投票率,不能不说关羽的名不虚传。
硕大的香炉
篆刻的石碑
吴道子画的关云长
竹子内有诗句
春秋功在
回眸一笑是导游
给关老爷许愿烧香
春秋楼的简介
还在搞精品展
9月30日-10月8日有展览
我所见过的最大的印
汉寿亭侯印
90元买了3支高香
甘夫人、糜夫人
送给关羽的2位美女被关羽送给嫂嫂做佣人
关羽不越雷池半步,每天来问安亭问候
旁边还有文庙
孔子的院子
地上的方砖
文革时期被砸碎的碑石
拼起来的龙图
孔夫子的大成殿
古代的香炉
有新有旧的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