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肥精神-合肥老母鸡

(2008-07-04 09:04:13)
标签:

矿机

姑妈

映像

逍遥津公园

李鸿章

合肥

文化

情感

教育

我的姑妈是我们家族第一个来合肥的,之后我父亲和奶奶陆续从上海来到合肥,姑妈在1953年从上海机械训练班毕业后参加援建安徽来到合肥,合肥百费待兴,她那时还是一个20岁出头小姑娘,却被合肥人看作大知识分子,解放初,合肥是个县城,只有3万人口左右,是个城区面积东西不过2公里路程的小城市,矿机位于合肥东门,在大东门一带地区,县城没有一家正规的电影院,还是那种露天,自带小凳子的电影模式,让习惯了上海海宁路抽水马桶和萤红灯的青年姑妈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

姑妈去工作的矿机厂是个厅级单位,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型矿山企业,也是安徽最早的规模矿山企业,早期主要给省内外煤矿提供各种设备,那个时代合肥到上海的火车没有直通,要从芜湖转,姑妈的行李有一床被子和一个箱子,来到矿机企业就被安排在厂边的宿舍睡觉,宿舍都是草棚子,4个人一间房子,厂里安排姑妈在技术组工作,负责设计出蓝图,厂里的总工是一位美国留学回来的老工程师,由于有这样的人在,让姑妈这帮上海来的技术员感到了一点平衡。技术人员主要来自芜湖电校中专,后来我也见到了一些合工大、北京机械学院、哈工大的毕业生,但是真实水平还不如芜湖电校的。

 

合肥的工业区初始发展定在城东,矿机是紧靠城东的合肥第一家大型企业,开始归省里直接领导,兴办之初,厂门口的小商贩多如牛毛,商贩们知道上海来的职业工人口袋里面有钱,而商贩卖东西的价钱也比上海便宜,5分钱就可以买好几个鸡蛋,1角钱就可以在食堂吃一个甲菜,姑妈的工资是技术级,有40多元,每个月在肥只需花10元,剩余的全部寄给上海的奶奶,那个时代奶奶在上海治病-痔疮,她没有医疗保险,来看私人大夫,钱要自己支付。

 

矿机就在淝河东边,办公室可以看见淝河里面的水流,设计专家在选择厂址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地理因素,1954年,安徽发了罕见的大水,让矿机厂区全部被大水浸泡,从此国家的投资嘎然而止,矿机在国家计划里,被修改为一个县团级的中型企业,解放初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叫曾希圣,在长征路上,做过毛的电报秘书,专业是搞电报通信的,他和老毛的关系不一般,在58年代让毛在合肥的长江路上搞了一次吉普敞篷接见群众的活动,我查了老毛视察其他省会城市的规格,好像合肥市唯一得到开恩的,这么高规格的。

 

70年代在合肥,最高级的地方是毛的行宫-稻香楼,我只从门口路过,里面我从来没有去过,在厂矿子弟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最让人难忘的是参观省博物馆,哪里也是毛去过的地方,馆里面有毛戴过的帽子,还有一些在合肥的照片。毛还有一句话,大约是每个省要有这样一个像样的博物馆。据说曾希圣原来请示毛在什么地方设立安徽省会,毛说“合肥一带,活力无限。”,曾就把省会从安庆迁移到了合肥。

 

70年代的合肥,合肥的主要景点不过几个点,4牌楼的百货大楼,淮河路的商业街,工人、长淮电影院,逍遥津公园,包河公园,长江路上的省委和省政府,淝河的功能在我那个时代是重要运输通道,河上的船只很多,常有汽笛长鸣,由于我们不是本地人,而且矿机的人很多是上海人,继续在自己的圈子内活动,合肥本地人在上海人的映像中很土,合肥菜我们也不去品尝,我们依然按照上海人的生活习惯来处理事务。

 

知道李鸿章和曾国藩是我在初三的时候,女历史老师刘老师讲到太平天国这段,她的父亲是一位老红军-将军,她的见识广而与历史教课书有所不同,所以我听到她介绍李鸿章的时候,格外新鲜,她说他不是卖国贼,而是一个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和中国人中首位对外开放者,我觉得她的讲话让我难忘,一想到李鸿章,就想起她高亢而清楚的声音。

 

初中时期,我学习紧张,同学之间竞争激烈,除了排名还有个人学识方面的较量,我主动注意积累一些关于合肥李鸿章的点滴信息。开始发现李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团,淮军集团,还有刘铭传、张树声、张树珊等等,这些人对于清朝末年的政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于合肥人开始转了观念,觉得他们让人佩服。

 

我自幼认为自己还算聪明,可是在学习中,遇到了合肥人的强烈阻击,初中同学中比我厉害的有好几位,有一位还是乡下裁缝的孩子,但是数学奇好,我比不过,只能甘拜下风。还有一位安徽宿松的女孩子,几乎每次考试都得第一,我从来也没有超越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还有一门偏科,算我的强项,让我找回一点自信。

 

合肥十中,在80年代算市重点,如今这个帽子被取消了,我有一位同学中途转到了8中(那时不是重点),这位同学后来开出来一家全国闻名的电脑公司,年薪在国内排行靠前,我们厂里的同学也有开无线电企业的,在他们那个行业里面也是前3名,我的侄子现在在8中读书,据说中央政治局委员是他们的校友,当然还有很多京城的大员都来自合肥。我突然静下来,想总结一下为什么合肥出如此多的能人,从身边来看,回想一下教过我的老师,他们在讲台上都是神采奕奕,那么负责,虽然我的初中和高中班主任如今都不在人世了,我想我要感谢他们的培养之恩,弟子觉得自己还是没有超越他们,他们确实很强......

 

这就是我要讲的合肥精神,不能不提合肥民谣:“从肥东到肥西,买了一只老母鸡……去了骨头都是皮。”,这个皮就是合肥人特别地注意教育,强调学习风气,大约合肥这个地方有神奇的魔力,学子在合肥就会自发地爱学习,小孩子在竞争中自觉地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我还想到合肥最有名的女婿沈从文,其实根本比不过合肥的女儿张兆和还有她4妹妹张充和,张兆和的信我看了,觉得自愧不如,张充和的字是全美第一,我也无法超越,今天就讲这么多合肥精神,明天早晨5:00起床学习外语,我的俱乐部的房子装修好了,博友朋友们,为我庆祝高兴吧!!!

 

后记:矿机创建于1951年,是安徽省最早的机械厂家之一,素有“安徽省机械工业摇篮”之称。

自建厂以来,企业连续46年保持不亏损,2000年后矿机不能支撑,厂房被江淮占用。

合肥第十中学
我校创建于1957年,是隶属于合肥市教育局的一所公办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合肥市重点中学,90年代丢掉市重点中学名称,2000年4月首批被评为合肥市示范高中,2002年初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安徽省示范高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