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巴SMS
老巴SMS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659
  • 关注人气:15,8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俱乐部制度好还是基金好

(2008-05-10 22:04:03)
标签:

基金经理

操守

委托人

美国

财经

分类: 股市京雷

现在股内的直接开户账户已经接近一个亿,但是这也不能说是所有股民只有一个亿,原因是还有基民,基民现在的人数也有上亿了,所以股市的影响力之大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范围。

 

基金的炒股与直接炒股不同,等于是通过代理人来炒股,但是有一个现象需要提醒给基民,就是你们了解你们的被委托人吗?基金经理值得你们信任吗?他们在拿到你们的钱之后,具体都干了什么,你们了解吗?

 

根据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会购买他不了解公司的股票,可是我们的基金经理呢?好像没有什么理念,很多基金公司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互相勾结,造成一些股票的假象,最后让基民受到损失,但是由于有上市公司的支持,所以基金经理是稳赚不赔,这样的基金你敢买吗?

 

基金由于以提取管理费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方式,仍然实现了收益。基金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5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46只基金,一季度亏损近6500亿元,但基金公司却有超过50亿元的收入。委托人亏损,受托人“旱涝保收”,这就是目前市场的现实。

 

基金“老鼠仓”事件的出现,如果看作是基金经理的个人问题,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其真正的症结在于基金公司的内部治理上,“老鼠仓”事件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表象罢了。然而,相关基金公司却都将过失推到了责任人身上,至少在笔者看来,存在推卸责任的嫌疑,值得反思的恰恰是基金公司本身。

 

作为投资人的基民在决定购买基金的那一刻有没有问题,我觉得有,觉得购买基金的基民同样是一种盲动,首先这些基民不清楚基金经理究竟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在考虑一些什么问题,当基金经理购买股票时,决定他购买这只股票的冲动是来源于什么动力,基金经理如果出现错误,对于他如何惩罚,究竟如何可以监管基金经理的操守。

 

当然,基金这种模式来源于美国,为什么到了中国就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关键还是在文化,大多数美国基金经理的操守是可靠的,他们想都没有想“老鼠仓”这种东西,同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也不会去诱惑基金经理,但是在我们这里,“老鼠仓”事件频频发生,基金经理们照样可以在各个基金之间跳来跳去,即使在一家公司被开,马上又别的基金公司请去,这就是中国国情,所以基民朋友,在你选择购买基金的时候,一定要花1-2分钟考虑一下,你相信你的基金经理吗?如果不信,还不如自己炒,实在没有时间,可以委托俱乐部帮助你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