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戏文化教育围棋娱乐 |
我看这也未必,首先京剧本身兴起于清朝慈禧年代,徽班进京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从文化传统来看,这也是近代的事情,故京剧之学习的强制与围棋之强制的学习相比较,还是围棋的文化底蕴要深厚得多。如果我们要求普及围棋教学,那么其对于文化传统的沿袭要比京剧厉害的多。
其次,京剧有其本身发展的规律,几十年前有样板戏,可是在农村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推广,文革一结束,老戏就在农村重新活泼开了,可见京戏有他自身发展的规律,老百姓和政府急也没有办法。
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都曾经是流行的“时尚”,也曾经是如此的“大众”和“通俗”。而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用那样的文墨挥毫书写了,甚至没有多少人能够读懂它们的奥妙,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仍将它们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铭刻在心、引以为豪。中国的戏曲艺术和中国唐诗、宋词所走的道路应该是一样的。京剧发展至今,走的应该是艺术“范例”和“经典”的道路,而不能再使它成为“时尚”。实际上,要想再成为“时尚”,也是不可能的了。真正能精通唐诗、宋词的,欣赏、研究它们的,永远只可能是一小部分的人,对于京剧来说,我们应该使它成为“经典”的范例,使它成为后人瞻仰和学习的“典范”,让人们一提起京剧就觉得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艺术史上的骄傲。倘使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来欣赏、懂得京剧艺术的奥妙,甚至是会表演、能演出,这都无异于是天方夜谭。我们做不到这样,大可不必这样做,甚至不能这样做。
所以京剧不可能永远站在时代的浪尖上,作为强制更加不可以为其发展带来什么新的“时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尚和爱好,现在的时尚是什么,我想闭着眼睛也可以说是网络游戏,而我们的当时代之风的人却对于他不够重视,总认为这个东西不好,其实京戏刚开始也是来源于民间草根的,登不了大雅之堂,只是慈禧太后喜欢才变成了宫廷文艺,晚清宫廷的京剧辉煌促成了京剧早期的繁荣。
至于唐诗宋词,我们的青年不生在唐代,我们的青年才俊也不可能因为诗作的好而为官封爵,现在的官已经国际化了,要求有文凭、英语,而不象古代只会舞文弄墨就足够为官了,这是时代不同的结果,重现京剧的辉煌在当今只能是一些人仅有的梦了。
作为汉民族,首先要自省,但是我们也不排除传统文化,唐诗宋词,我们当然应该继承了解,但只作为个人文学修养而已,对于一些人鼓吹的京剧,他是我们是茶余饭后的娱乐之一,曾经在200年前,进入达官贵人的庭园,红楼梦大观园里面唱堂会的常客,这个娱乐好像围棋一样,增添了我们的快乐和健康,没有必要如此煞有介事地来进入校园。作为校园,本应有他自己该有的功课,这个全世界的潮流都是一样的。强制逆流而上,当然不可能立竿见影地让京剧重现光辉,副作用就是强制灌输的结果往往是教与学的不相应。由于时代不同了,如果讲讲如何制作电脑游戏,可能兴趣还要大些,但是宣传京剧,往往给年轻后来者一种故纸堆里的感觉。我小时候听京剧已经觉得被时代淘汰了,40年后的今天,呵呵...
今天来个喜欢京剧的领导,讲要京剧进课堂,明天有个喜欢围棋的领导,要围棋进课堂,后天也许他又要求黄梅戏进课堂了,我们怎么办?同样的无主见。
前一篇:中国我的护照过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