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是上世纪后半期的国际关系总格局。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已成为一个过去了十多年的历史名词,可我们的国民思维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冷战的状态。
“冷战思维”是指首先圈定一个最主要的“敌人”,然后根据各国与这个“敌人”的亲疏远近来确立自己的外交政策。与敌人走得很近的国家是我们的敌人;与敌人离得很远的国家则是我们的朋友。至于这些国家自身的文明水准、对中国的态度和与中国的利害关系则是第二位的。一个国家如果和敌人走得很近,那么无论这个国家多么文明发达,对中国多么友好,与之交往多么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仍然会不自主地把它划到敌人那一边;反之亦然。
“冷战思维”是指首先圈定一个最主要的“敌人”,然后根据各国与这个“敌人”的亲疏远近来确立自己的外交政策。与敌人走得很近的国家是我们的敌人;与敌人离得很远的国家则是我们的朋友。至于这些国家自身的文明水准、对中国的态度和与中国的利害关系则是第二位的。一个国家如果和敌人走得很近,那么无论这个国家多么文明发达,对中国多么友好,与之交往多么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仍然会不自主地把它划到敌人那一边;反之亦然。
毛的语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在冷战中,我们一切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和打垮敌人,有时不惜损害自己的发展也要去拖垮别人。
在冷战中,结果往往是双方所无法控制的,游戏的结果最常见的是最坏的结果。为了保证冷战的胜利,冷战双方的最大喜悦是在对抗中战胜对方,比如:美苏的篮球对抗赛。
这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W&w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冷战双方从来不寻找任何合作和妥协。
前一篇:祝 我的朋友们猪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