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南浔游记古镇江南浙江湖州苏州麦芽糖石桥张静江 |
分类: 得意之作 |
对于南浔的印象是与我的岁数一样长的,我的娘娘(奶奶)、父亲、大伯伯(姑妈)、二伯都是南浔人,他们不断地在我童年提到南浔。
我哥哥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去过南浔,当时是从上海去的,由我奶奶带回南浔。南浔在我的印象中显得很遥远,但有时又很近,有一种剪不断的情怀在里面。
我的出生地在合肥,小的时候在上海外婆家住过,会讲几句洋泾浜的上海话。后来从上海回到合肥,一直住在父亲厂里的家属区。家属区里面有很多江南人,上海话是通行语言。而家里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也都依然保持着南浔的特点,小时侯吃过的有南浔的大头菜,咸青豆,
咸笋干,桔红糕…
我的籍贯一直填的是嘉兴南浔,或者是浙江吴兴县南浔镇。
上小学的时候,看人民文学,是从厂里的图书馆里借来的,其中有茅盾的自传,其中写到了乌镇,父亲马上告诉我,乌镇离南浔不远,只有几十公里,由于在那个时候南浔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当别人问我南浔在那里的时候,我又多加了一个注解:就是离茅盾家乡不远。
南浔的地方语言介于上海话和苏州方言之间,只要能够听懂上海话,就可以听懂南浔话。
南浔的地方语言介于上海话和苏州方言之间,只要能够听懂上海话,就可以听懂南浔话。
过去的中国,出行主要靠铁路,而南浔没有铁路,家里的亲戚朋友基本都不在南浔了。变得去南浔的理由也就没有什么了。所以我一直到了40岁,也没有去过南浔。
但是最近南浔的名气开始大了起来,是浙江省3个最有名的古镇,中央电视台也做了报道。而且全国目前掀起了一股古镇游的风潮。我开始注意并收集一些关于南浔的资料,计划着去南浔寻根。
---门口在看定胜糕制作
51节,我们一家人从北京自驾游出行,一路上路过扬州、无锡、苏州、直奔南浔而去。
过苏州后就上苏嘉杭高速,在黎里出口,上318国道,经过平网、梅里、震泽、抵达南浔。
河道渐渐多起来了,树木渐渐多起来了,人们的脾气渐渐温和起来了,姑娘的笑脸渐渐桃花般粉起来了。首先看到的是南浔的新镇,与其他中国的城市基本没有分别,水泥马路,现代化的简易结构房子,还有沿街的店面房子,基本也有中国一般县城的影子。
不同的是在古树堆里的老镇,离开马路很远,亮晶晶、水盈盈的。他的对面有两个大的停车场,地面有草和方砖。看见两个30多岁的管理员,在热情的指挥,操着熟悉的南浔口音,觉得很亲切,其中一位1.75米的身高,头戴个旅游帽,永远在笑,让人很放心,给我们指挥
决定买3个糕尝一下
我们一家带着他的笑脸和友好向古镇走去,镇前是一片成片的树荫,有很多古樟树,天空中还飞舞着带香的槐花斑。人有几分醉的感觉。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向镇口涌去。看见
一个3人摊在做卖定胜糕,看他们的神态和工作的样子,觉得很专业,就卖了3红糕,
分给孩子、妻子吃了,很是高兴。
在交钱了
再往前走,便是镇门了,感觉好像进入一个大户人家,门很大,宽约20米,镇门如此设计也是我头一次看见。
进入了镇门,好像换了一个世界,一片天空。
进入正门,过了老木桥
人很多,桥的作用就大了
鱼鹰,在溪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