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2006-02-21 16:06:06)
标签:

三河

游记

封缸酒

合肥

庐剧

分类: 得意之作
古镇三河距上派镇(肥西县县城)27里,合肥35公里,位于合肥到桐城的公路上,27里-九镇18台出了无数的大员,公路两边是整齐高大的杨树,开车在路上,望着路边的田野,闻着高大树木的气息,心里想这三河镇到底是什么样的。

已经看见路边的指示牌了,还没有要花钱买门票,心想这里的商业气息可能还没有江浙地区那么浓,那里光门票就要收50元。而这里是免费的。

我们的车子停在镇口的停车场,已经10点多了,来的客人并不多,车场很大,但只有3-4辆车停在那儿。
远远的看见7、8个穿红色旗袍的促销小姐摆摊在路边,做三河本地自产封缸酒的促销。包装采用仿古瓷器的瓶子,白底兰花,十分好看,问价格-38元一瓶,心里想还比较公道,打算买,后又一想等出来再买,否则提在手中很沉,不方便旅游。

穿过古镇的是一条绿色的小河流(小南河),我们的视线刚进入古镇就被这条河和一条几百年的古巷所吸引,青石路面上写满了岁月的脚步,两边是旧门板的铺面,顺着门板看过去,找到一户裁缝铺,主人大约50多了,对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毫无兴趣,一心专著于他的70年代产的蝴蝶牌缝纫机上,镇里的人还是按照他们的节奏生活着,铺子不大,只有8平方米左右。全部的活计都在老裁缝自己的两只手上,这个场景很像林家铺子里面的人,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只为柴米油盐考虑,同时又兢兢业业地待人待事,对自己手头的活极其认真负责,严肃到世界上只有他的工作是最神圣的。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我的眼光转向对面的一间铺子,见到了一间牙医铺子,一个五年级大小的女孩正在他祖母的陪伴下来拔牙,老牙医大约60岁了,一脸严肃地注视着孩子的牙齿。孩子显然很痛苦,经历着失去牙齿的感觉。铺子里面的设备简陋得象49年前的,但里面打扫得很干净,设备都放在他们应该呆的地方。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儿,每天的时间浪费在上下班的路上,不象这镇里的人,在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者。省去了很多烦恼,而从容自得。再往前走,看见了做贡糕的铺面,一边做一边卖,让我们觉得卖的都是新鲜的,2元钱一盒。吃在嘴里好像还有余温(贡糕就是方片糕)。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穿过了这条老巷,我们决定租三轮车把古镇兜个遍。两个三轮车夫自动做起了文化导游的工作,我们沿着古镇里面只有一辆半三轮车宽的巷子前进,首先去了大炮台,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1837~1862. 太平天国青年将领)修的,我从曾国藩的家书中了解到他的弟弟曾国华战死于三河,脑海中忽然想到当时的一边太平军陈玉成,一边是湘军李续宾和曾国华,震惊清廷的三河之战就发生于此,曾国藩写给刘蓉的信中说:“三河之败,歼我湘人殆近6千,不特大局顿坏。“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也是从曾国藩的家书了解到在清代水运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三河的名字得源于三条河流交汇,为水陆要冲,有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萦固其间。可见其在清代,水运交通地位之重要。从清朝文献来看,人们从合肥到三河要坐船,虽然慢,可是其中的感觉可比陆地要好得多。想到自己坐长江船去武汉的感觉,一直记在自己的心理。每天主要是聊天,睡觉,打牌,吃饭,还有洗澡,坐三等舱就可以洗澡了,记得有上下铺,一个房间12人,3天下来觉得精力旺盛,毫无疲惫的感觉,慢有慢的好处,可以活得从容、自在,没有了压力和很多无名的忧愁。

 

坐在慢悠的三轮车上,来来回回走过了很多次鹊渚廊桥和青悠悠的河水,听着车夫讲述三河镇的古老传说与人物,不由得兴致与旅游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我们在古镇的老巷中慢悠悠的穿行,来到了“黄水井”,据说这口井就是赵匡胤和赵匡义的出生地,看着井口的绳索之印,听导游介绍说,赵匡胤的母亲逃难至三河,孩子就要出生了,官兵追杀至此,孩子已经分娩,母亲只好将兄弟双龙藏于井中。这样才幸免于难。兄弟逃难至此后相继做了北宋皇帝。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三河当前引以为荣的名人是世界级物理学家杨振宁,我们的车子停在了他外婆的家门口,杨振宁在抗战初期曾经在此住过一个月,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有三进深,杨振宁的卧室在最后一进,经过一个很大的院子,我的女儿在杨振宁的床上照了相,我在杨振宁曾经使用的写字台边坐下,照了相。他家的左边有一条小巷,只有一人宽,人称“一人巷”,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杨振宁每天就是从那狭窄的一人巷里进进出出的。居然走到了诺贝尔的领奖台上。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对面有三河最为有名的米饺店铺,铺面大约100平米,里面忙得很,老板对自己的产品信心十足,与我们攀谈了几句,意思是要想吃的话,就只有等,我们看到很多客人都在排队,也只好作罢。我们经望月桥,就到本镇最高的7层古塔望月阁了,人说可以看到巢湖,我们一家登上楼,到了最高层,4周都看了,没有找到巢湖,却看见了三河的全貌,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白色的码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三河镇内河水环绕,渠塘纵横,所谓“外环两岸,中峙三洲”。镇外河湖通航,河圩相连,所谓“枝津回互,万艘可藏”。这时来玩的游客渐渐多了,许多游客泛舟河上,古河、古桥、古民居、古街、古圩、古茶楼、古庙宇、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景。下楼后,看见自由市场上有人卖甘蔗和菱角,欣喜得快蹦起来,我15年前离开合肥,已经有10多年没有吃到新鲜的合肥甘蔗了,菱角在北方也就没有,给女儿们买了一根甘蔗,削好了皮,边走边吃,孩子们的兴致高极了,说这是最好吃的东西了。

 

短信总管三河游记


万年台戏楼在三河镇的中心,前面有一个万年台广场,我们到广场时正好赶上了肥西县的庐剧汇演,而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舞台上表演《小辞店》,清末民初,三河镇就是繁华的商埠。湖北省浠水县的米贩蔡鸣凤来到三河镇,投宿在东头二龙街店大姐胡翠莲的饭店,二人产生缠绵情爱。一年多时间以后,蔡鸣凤思乡心切,辞店返乡,分别时那离情的凄婉,别绪的缱绻,令人几多感慨,几多悲伤。台上的演员演得认真,演得投入:“金啊,银啊,铜铁锡。”,其他伴奏班子也是尽兴的投入,孩子们仰头远远看着免费戏,有小贩卖了2把平光月羽毛扇给他们,台上台下可以互动了,自由的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免费社戏。我的耳边响着庐剧的美声,口里品着促销小姐捧上的当地产的封缸米酒,其色泽橙红清亮,有光泽;味鲜美、醇厚、柔和、爽口,口味绵长,味道温醇甜蜜,于是决定立即买上两瓶,带回北京,妻子过来问要不要尝一尝当地的土菜,我看花戏楼的对面一间小铺正在做米饺,老板娘收拾桌面整齐,正在静静翻炒米粉,就和妻子决定在这个小店购买6只酥脆鲜美的米饺,很快就吃完了,又加了9只,还是不够,最后又补了6只,味道在我们的嘴里余香未尽。一边老板娘的孩子在看卡通片,孩子们也加入了其中。从米饺店央央出来,就准备回合肥了。


巷子里看到路边卖烧饼的师傅与他的妻子井然有序地劳作和生息的的样子,我们又对他们的烧饼感兴趣了,一下子吃了3个。孩子们还花了2元钱玩了套圈游戏,结果套了20下,什么东西也没有套上,就这样慢慢地步出了三河镇口,再次回到了卖封缸酒的小摊上,促销小姐看见我的手提袋破了,又帮我换了一个。这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全家人上车转回合肥。一路上轻车熟路,但总想三河豁达淳朴的的人和物,原来我们的过去是如此的清晰,我们的未来会如何呢....http://www.e1257.net/test/shop/bbsxp/images/upphoto/24.gif

2:43)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三河距今已有
2500多年历史,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甚是繁荣,曾于1949 年设市,当时人口5.6 万,被誉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国水乡古镇。21世纪的三河正在缔造新的辉煌,21世纪的三河旅游业展开了腾飞的翅膀。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
2007820日,三河古镇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杨振宁故居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1957
年,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与李政道博士荣获“诺贝尔奖”,轰动世界。其中杨振宁就是是合肥人,其舅舅家在三河。杨振宁于1922年生于合肥,幼时曾随母亲罗孟华来三河。青少年时,杨振宁随父在外读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家自北平回合肥避难,杨振宁借读于合肥庐州中学高一年级。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孙立人故居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闻名遐迩,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三河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合肥 <wbr><wbr>三河古镇风景区。

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