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人的身体健康取决于五个因素。
1、父母遗传因素占15%;
2、外界环境因素占10%;
3、自然环境占7%;
4、医疗条件占8%;
5、个人生活方式占60%。
既然是我们不能选择基因,也不可能很好地左右外界环境和自然环境,那就只好在调整个人生活方式上做文章。
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包括我们的父辈及他们的上辈)都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思维定式:趁着年富力强,多挣钱,搞好财富积累,等年龄大了,再好好享受。祖辈流传下来的“前半生拼命攒钱,后半生花钱保命”生存方式亘古不变。殊不知生命进程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只有前行的一条单行线,没有回头路而言。
关于“金钱、事业、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健康顾问洪昭光先生做出这样的回答:健康、事业、金钱三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并非对抗矛盾,而是协同运作。健康最重要,是重中之重,应加倍珍惜,失去了这个1,其他都是0。事业也很重要,应尽力而为,但应拼脑拼劲不拼命。金钱亦重要,当努力争取,应出力出汗不出血。
在健康、金钱的储蓄抉择上,国外白领及国内很多知名人士都是在透支金钱,储蓄健康。我们也应该这样、必须这样视身体健康为第一要务。
古语说的好: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留得清山在 不怕没柴烧。
俗语很实在:钱是王八蛋
没了咱再赚。
《马大帅》中范德彪的“企业精神语录”---论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读来很有现实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