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地摊买了一本长篇小说---《紫色人生》,且不说是不是真的海岩作品(现在盗用名人的出版物铺天盖地),但读来会让你时时感到故事中的人和事就在我们的身边。用现代时尚话说:这书写的很生活、很真实、很容易让读者把书中的角色和现实中的某些人对号入座。
书中的女主人公秀美绝伦、才华出众、真诚坦荡,中文系毕业后,就职于一家新闻单位,由于躲避总编的纠缠,加之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单位头头与主管单位头头之间的推诿扯皮、相互包庇、她索性辞去工作独自经营一家酒店,自名为“体验生活”。
一掷千金的豪客、卑鄙下流的小人、寡廉鲜耻的荡妇、兽行大发的流氓、仗义正直的警官纷纷登场,在靓丽女主人的紫房子里演绎出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最可悲的是那个总编的退休欢送会,一个二百多人的单位,参加会的只有三两个人,真应了我前些年无聊时撰的“主席台上一大排,下面一个也没来,急问员工在哪里,报说有事不能来。”这首打油诗。
细想在我们周围,也不乏这样的事情发生。
古训曰:"常当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的好:钱不能常花,总有用尽的时候;官不能常当,总有不当的时候。只有朋友才是一生最大的财富。
单位近20年相继退出领导岗位的四位老总。由于他们的为人、为官之道各异,导致他们削官为民后的境况大为不同。
第一位是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的军人,在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把员工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大公无私,业务经营成绩显著。与员工朋友般的相处,现在回单位,那是享受最高的接待---敬的是好烟、泡的是名茶、唠的是实嗑,亲情萦绕,忆不完的点点滴滴。。。
第二位是一位老会计股长。工作认真、脾气暴躁,位上位下不怎么接近员工。
第三位是同行业外地调入,现代型、开拓型,任职5年后调市里工作,时常回来检查工作,那是老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四位长就一双母狗眼,侧棱膀子甩搭手的混蛋样,在当时班子成员全部受处分的情况下,拣了个涝蛋,喳喳乎乎走马上任。期内编筐织网,起用了与他一起分赃的、嫖娼的和奉上大张(人民币)的,整个单位乌烟瘴气,它无限的敛财欲望得到了空前的满足。一头沉、不对等的协议比比皆是,让人无所适从。。。,好在上级及时洞明,在他刚刚瓜分并窝藏好“小金库”的后几天,神兵天降般的宰了这个万人唾弃的“贝贝”,结束了他仅达2年的短命宦孽。
“贝贝”被宰后几乎是大门不出、单位不来,见人灰溜溜,简直就是一过街老鼠,惶惶不可终日。
可悲!
可怜!
可恨!!!
在单位一提起他,大多数人都是表现出对他的切齿痛恨。就连经他提拔的裙带链都明火执仗地骂他---理直气壮地说那是因为“贝贝”收了老子(老娘)的人民币换来的!真他妈的黑---副股卖500元,正的就得4、5千,一个字:损!
是啊,现在有些领导,有权时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根本不想有朝一日没了权的日子怎么过?你在位,众人不好与你说长道短,一旦摘去“顶戴花翎”平民一个,谁会忘却当时的“好处”?
当然,对领导的权威还是要尊重的。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遇到一个好上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