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抒情漫画大师—丰子恺

(2006-02-21 16:24:47)
标签:

李广文

漫画

丰子恺

分类: 丰子恺漫画欣赏
抒情漫画大师—丰子恺
 抒情漫画大师—丰子恺
 
李广文
 
 
 
 
 
  中国漫画有两个最为重要的艺术流派,一个是为广大读者熟悉的战斗性的讽刺漫画,代表人物是华君武、米谷等著名的漫画家。另一流派是丰子恺先生开创的抒情漫画。丰先生的漫画常取材于人间冷暖、人性真善、儿童稚趣,仿佛是信手拈来的平凡小事但在丰先生追求的“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的创作原则下,作品达到了情景交融、图文并茂。标题常常画龙点睛,诗书画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人性的、历史的、民族的、永恒的艺术珍品。可惜在当今抒情漫画后继乏人,这与文化底蕴有密切关系,大家知道,绘画长于状物,文学长于抒情。很显然抒情漫画要求作者二者兼备,而兼备者在今日之漫画界是越来越少了。
 

鲁迅先生说:“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并认为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是向工农劳苦大众传播进步思想的利器。尽量减少对文字的依赖是漫画作为视觉艺术的客观要求,但也不可能完全排斥文字在漫画中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相得益彰的作用。因为漫画是一门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单纯的图形在很多时候难以独立完成表达完整深刻的重任。当然丰先生的漫画与时下流行的一些所谓“哲理漫画”截然不同,这类漫画多为市俗的图解或者干脆属于图文无关,至少文字成了绝对的主角,图形倒成了多余的角色。显然是伪“读图时代”的产物,尽管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有一种更快捷、更简便、更轻松的形式获取信息和知识及情感的交流,但目前的探索并不成功,大大降低了漫画的艺术品味。

 

下面我将丰先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以便“子恺漫画”的爱好者能更深刻地领略其中蕴含的妙趣。

 

“教育虽然我们已跨入了新世纪,可我们像还是面对老问题,模式化、千人一面的教育方式仍根深蒂固地主宰着我们的课堂。没有教育方式、思维方式的创新,又怎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   

 

“教育()”教育者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按照一个既定的模式来复制,把一个活生生的、天真活泼的孩子,硬套在一个僵化的教育模式中,毫无疑问与这模式相抵触的均属异端而被去掉,教育的真谛是爱与宽容,但现实情况却变为了扼杀,令人痛惜。

 

“某父子”又是一个新社会老问题,现在的特保儿比画中的所谓新潮青年的娇横自私、任性犹过之而无不及。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切事都代劳也心甘情愿,很遗憾,这样做并不是爱孩子的正确方式,古人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从长远看还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与良好习惯。

 

“颁白者古人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见白发长者负重于眼前,作者心情之沉重,从老者弯曲的脊梁上清晰可见。

 

“赚钱勿吃力,吃力勿赚钱简直就是孟子“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的现代版。经理那高高在亡不可一世的气焰,作者是极端鄙视的,对下层劳动人民又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从“如防盗贼的标题中,就能表达作者对站在反帝反封建前沿的爱国青年的钦佩与欣赏,对于将枪口瞄准自己人的反动警察表达了极大的愤慨和厌恶。

 

打动人心的总是真情。只是这真情必须以艺术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丰先生认为:“意义含蓄是漫画的一个特点,一目了然的漫画是没有味道的。但含蓄决不是故意让人看不懂,而是‘似暗实明,使人思索之后有所领悟。可见丰先生的抒情漫画在追求含蓄、余韵、品味的同时并没有放弃通俗易懂这个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所以丰先生的“子恺漫画”能够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成为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品牌,绝非偶然,这是丰先生苦心经营的成果。所以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评论“子恺漫画”时说道:“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远不忘的东西."

                                              (谈龙谈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