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小平同志
周小平同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04
  • 关注人气:40,6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浪,沿河歌唱。

(2006-06-03 15:57:32)
分类: 旧文杂谈

 

    人总是需要自己给自己造一个“神”来管束自己,这一点弊病在中国的企业身上也暴露无疑。可惜的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神。让制度和企业文化来代替人本身成为企业的引导者这才是一个健康企业所应该进行的模式。”

 

新浪2001

    但遗憾的是,中国的企业全然摆脱不了跟随着“神”兴起跟随着“神”倒下的命运,QQ、淘宝、榕树下、网易等等……似乎这些公司完全就是某一个人的象征。所以当2001年新浪突然宣布王志东离职的时候,习惯了被“神”笼罩的中国评论家们似乎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一直到今天在很多评论家的口中新浪还是个“没娘的孩子。”

 

    其实,企业本身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聚合体,或者说是一个由多个人组合成的组合人。企业不能为某一个人的意志所转移,它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我眼里新浪不仅不是一个“没娘的孩子”,相反它还是中国第一个也目前唯一一个健康的企业,唯一一个从真正意义上缔造和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它彻底的战胜了中国企业的劣根性,完成了一个本质的蜕变。

 

    恍惚记得2001年满天乱飞的关于王志东的报道,比今天的王菲产子还要全民皆知。一切可报道的花边新闻多得数不胜数,但新浪挺过了这一关。在那之后茅道临来过又走了,汪延来了又走了。他们的离开一次比一次风平浪静,而新浪则一天比一天更成熟。2001年知道王志东的人比知道新浪的人多,2002年知道新浪的人比知道茅道临的人多。2006年谁都知道新浪,但很少人知道汪延。

   

 新浪打赢了一场中西方企业文化的战争,而这场战争在2001年就打响了。我很高兴能看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完整、健康的互联网企业。

 

新浪20、30、40

    坦白的说以前多新浪的企业文化了解得并不多,一是因为以前供职的公司和新浪是所谓的竞争对手关系,二是因为也没有什么接触和往来。前些因为在新浪博客闹了个“新浪门事件”,所以和新浪的三个朋友一起喝了一次下午茶,让我对新浪的企业文化有了一个比较深的认识。

 

    他们分别是新浪副总编辑侯小强、科技频道副主编邓庆旭、科技频道编辑金建华。从职位上看应该是囊括了新浪几个不同的职位。从年龄上看也颇似男人20、30、40。令我惊讶的虽然当时他们的职位、年龄都如此的不同,但他们的做事风格和思维却是如此惊人的一致。基本上新浪人给我的感觉就是:理解、真诚、沟通、宽容、进取。

 

    候小强谈了很多关于管理上的常识,例如如何解决企业越大个人效率越低、沟通成本越大的问题,如何解决用户与企业沟通效率与成本的问题,如何强化制度和企业文化本身代替个人意志等问题。他还谈到了关于对新闻对传媒的认识,以及谈到了一个人从一无所知到愤青再到理性思考的三个境界的自身感悟与体会。这样的沟通让我觉得真实和坦城。这是一种出于理性的真实的沟通,而不是口号似的或者娇柔作做的表演。

 

    邓庆旭则和我聊了一些关于如何发扬门户频道优势与专业类网站竞争的问题。当我谈到比较评测,以技术核心和品牌效应对抗垂直网站内容优势时,邓庆旭显得很是兴奋,之后我们还探讨了好多关于门户频道的发展思路,和他的沟通我觉得很愉快也很真诚,似乎整个交谈过程都完全的是对事不对人,完全的探讨企业发展之路而不包含任何个人的感情色彩,这也是其他门户网站的中层所不能做到的。

 

    最后我和金建华聊了一些关于博客管理上的细节问题,其实我和建华接触的时间最长,沟通的次数也最多。建华是一个极其负责的人主动沟通能力很强。坦白的说,我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做过,但是基础员工还没有遇见过像金建华这样认真负责的。整个下午原本是说谈关于重开博客的问题,但最后我们几乎没有聊到那个话题,只是在不断的表达各自的思想寻求沟通与理解。当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实际上,建华也好,邓庆旭也好并非就没有私心,只是他们心中都有一种宏观的意识,他们都能意识到只有团队好才是自己好,只有溶入企业文化本身才是给自己追求更大利润的唯一途径。虽然很多公司的墙面上都写着这句话,但新浪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把它刻在了每一个人的骨子里,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什么成就了新浪的健康与发展?我想不是王志东也不是茅道临,而是很多很多个侯小强、是很多很多个邓庆旭、也是很多很多个金建华。他们本身就溶入了新浪这个巨人的身体里,成为了新浪的肌肉、大脑、和血脉。有了他们新浪就会一直存在。

 

结束语:新浪,沿河歌唱。

 

    当然,在这个各种网络游戏, web2.0,垂直网站满天乱飞的时代里,新浪也遇见了新的困境和矛盾。无论是上下沟通的顺畅性还是新模式对新浪传统的冲击都给新浪造成了很多困难和挑战,这也让新浪犯下了一些错误,有时候甚至气得我很想批评它。但新浪已经有了自己的意识,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只要这种意识还在,那么新浪就永远会选择目前最合适它的组成部分,新浪也会继续的在网络传媒行业中领航,连腾讯也会拿它没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