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的基本功能

(2015-07-10 16:21:15)
标签:

文化

分类: ◆刀下有心
      文学的功能这个简单的问题,如今已经被一些喜欢玩深沉的文学大师们弄得很复杂了,还弄出了许多阴险、离奇而又八卦的理论。
  翻开汉语词典,最早的文学其实只有两个功能,一个调情,一是游戏(耍嘴皮子)。《诗经》的主干部分《国风》,尽管已经被孔子删改了,但仍然可以看出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调情和游戏。看看一些著名的篇章,比如《关雎》、《静女》、《蒹葭》就可以知道了。还有一些被专家划为“政治讽刺诗”的篇章,实际上就是耍嘴皮子,通过语言游戏顺便发泄一下、嘲弄一下统治者,比如《伐檀》、《硕鼠》等。但是,它并没有直接的语言之外的目的,否则,它就不会采用大量的同语反复,或一唱三叹的音调。与此同时,调情和游戏受到了来自伦理道德方面的限制,于是,修辞术就产生了。人们不好意思将内心的欲望直接说出来,就遮遮掩掩,用一些比喻来作为“咏叹之词”,意思是说:关雎都成双成对了,你还不答应跟我结婚?
  屈原将这种“修辞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但他也开了一个坏头。他将一种纯粹的男女之间的调情,变成了个人对国家,臣子对皇上的调情,从而使文学的调情和游戏功能变成了一种过于沉重的东西。此后的中国文学一直没有跳出这个魔圈。
  网络文学的出现让许多人惊惶失措,就是因为它跳出了那个传统的魔圈,那个既吸引人又折磨人的魔圈。受虐狂突然失去了施虐者,那怎么受得了。于是,他们稀里糊涂地就开始拒绝、反对,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其实,网络文学,只不过回到了文学的最初功能上罢了。网上的言谈,尽管也有许多言外之意,但主要就是游戏和调情,是一个语言的狂欢节。在这里没有身份(连性别身份都变得不明不白),没有权威。它唯一的权威就是你的语言很牛逼,你的手脚很快(键盘操作的熟练程度),你的心态很好(不急不躁,提得起放得下)。它的表达很直接,有人说这是欲望的直接宣泄。其实它是将以往那种拐弯抹角的、日趋复杂的、与伦理学和政治学密切相关的“修辞术”抛弃了。
  在网络言谈的基础上,会不会出现一种新的“修辞术”,一种新的“伦理学”?现在讨论还为时过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绯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