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漂泊是要坚守的

(2008-03-18 14:36:35)
标签:

文学

散文

漂泊

文化

分类: ◆刀向柔情

 

  这是春节我家乡的傍晚。风雪将街上的人都赶进了屋子。我从老屋我的房间里出来,灰风衣坚硬的领子遮住了满脸胡子和像胡子一样浓密的忧郁。风将我的身子推来搡去,我仍旧试图在98年的笫一场飞雪中寻找一只通向成子故乡的邮筒。因为我兜里有一封写给远方成子的信,它珍藏着冬天最后的一点体温。

 

  这是我10年前对今天的眺望。那时我是伤感电影和哲学书籍爱好者。尽管我当时还算年轻,衣食无忧但有些温情泛滥。绝大部分感动却源自精神上对漂泊生涯的预支。我尚未离开家乡,便已通过想象站在多年后的某地深情地怀念故园了。

 

  后来同朋友谈及此种情结,朋友把原因归结于那个白衣胜雪的时代。因为那时的女孩最爱做的事是每日守在窗前期待远处的山坡上走来一个长发流浪歌手或诗人,把自己从平庸的生活中带走。认为,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一样的,女人的品味决定男人爱干什么。

 

  那个年代大学毕业的女孩大都喜欢过三毛之类走在路上的人,所以男孩们纷纷用胡子、牛仔包和陌路风尘把自己把扮成荷西。那时,失恋的男生大都有过去西藏支边的志向,没有失恋的人也普遍信奉青春在他乡,爱情在明天的路上的哲学。尽管,真正的漂泊者永远比爱唱《橄榄树》的人少。

 

10年后的今天,我有了一份足以解构孤独和风雪的爱情,它温柔的刀锋收割了我满脸荒草一样的胡子,同时也断绝了我和远方这个名词的浪漫初恋。漂流变成了有岸的旅行,因为我已然是一个有家的人。

 

  同贫穷的诗意有关的种种招贴,如:潦倒、愤世嫉俗、小酒馆、破单车、劣质烟酒等,也在我领取薪水的银行里灰飞烟灭了。我每个月的收入是这座城市普通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以上。电脑让手写书信变成了类似于书法般的珍贵文物;古典的户外邮筒纷纷撤离街头;不管走到地球的哪个角落,我都可以通过手机荧光温暖的按键上听到成子的声音。

 

  在城市,我的理想似乎也拐了一个弯:如果我明天再去流浪,肯定是为了挣钱——比现在多许多倍的钱,一部分分给爱我和我爱的人,然后趁着还算年轻的身板去乡间做一栋木头房子和爱人一起住,一面种地,一面写作,天气晴好的日子就开着吉普车去朋友家把酒话桑麻。在许多人看来,我的叙述散发出颓废的气息,有一种走到从前生活的反面的感觉。

 

  其实我同过去的差别仅仅在于,我不再热衷于同世俗生活对抗,而是试图通过物质到达心灵,所谓用金钱保护浪漫。这当然是困难的,但对于不再年轻的漂泊者,这也许是在物质神话的阴影下守住梦想的最后选择。

 

  依据前10年的经验,我无法预知10年后是否真能拥有一座面朝荒野春暖花开的欧式木屋。但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间,有一个时刻肯定是和现在以及10年前一致的:半梦半醒的睡眠中,我被内心遥远的涛声唤醒,它来自许多年前的某场风雪、旷野上的明月、深夜哭泣的吉他或草地上衣袂飘飘的爱情……它们渗入我的血液,经过心脏痛苦的蒸馏,从眼角滴落到10年后的一张稿纸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