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肉麻的文艺评论家

(2007-04-06 22:50:00)
标签:

评论

文化

分类: ◆刀在飞舞

    近期《**文艺》上,读到了其中一位国内知名文艺评家陈某评论作家的文章,让人恶心,此时才略为缓解我知道:某些利益的驱动,是陈某让人恶心之源。
 
    陈某的弱智之作,并非因为缺乏批评的眼光或能力,而是因为立场的需要或利益所驱动。陈某既是评论家又身兼图书策划者,吹捧某人某作时的肉麻,让人寒毛倒竖;联想到他在指控某人棒杀某作时的穷凶极恶,则让人毛骨悚然。
 
    批评家的语言暴力可能是中国话语中最生动最鲜活的一部分,他们将语言的炼金术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以语言为武器,跟敌人近身肉搏。即使置身于血肉横飞的格斗场中,他们也从来没有“犯懵”,他们深知唯一要做的是撑起或打倒某人,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钱袋。他们在争抢话语霸权中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冷酷无情和丧心病狂,跟抢夺地盘的黑帮头子没有两样。

  中国的文学批评之可悲,就在于批评家写作的基点,乃是因为利益以及利益的纠缠。而中国学术腐败的根源,不仅在于批评家的自甘堕落,更在于体制的腐朽和僵化。众所周知,所谓良知或道德对人的约束向来苍白无力。要求批评家抛弃自身的利益,只能是缘木求鱼;指望中国作家尽快写出《堂吉诃德》或《百年孤独》,也不切实际。在喧嚣与骚动的年代,“越堕落越快乐”成了民众的口号,批评家的堕落只不过是时代的缩影。人文精神的全面溃退是当下普遍的悲怆图景,当作家也放弃抵抗而屈服于市场,这意味着最后的一支抵抗力量已经消失。真正的作家要回到诚实而纯粹的书写中去。其实想想,这样的期盼以现在的文化氛围而言,也是徒劳的。

 

 

 

已~~~~~~~~~~~~~~~肉麻的文艺评论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