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刀在飞舞 |
感谢在广州做娱记的老同学顺子,让我在全国大多数人民没看冯小刚巨作《夜宴》之前的一个星期,和娱记及广东的影评人一道观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影片后,顺子问我有何感受,我脱口而出:这是冯小刚为中国陶业界拍的一部巨著!顺子傻看着我。我坚定地说:是的,冯小刚太伟大了,他太了解中国陶瓷行业了。
影片:古装片的突破
最直接地说,《夜宴》是一部中西名剧结合在一起的电影———《雷雨》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说的是王子复仇和乱伦恋。 《夜宴》从这一点揭示了中国陶瓷行业在充分吸收国外尤其是意大利古文化精华上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奇恋产物。比喻我们的品牌名称:罗马**……(名称省略,看官心中有数)
就类型来说,这是一部宫闱片,不是武侠片,动作在本片只占了一小部分。电影的宫廷戏最能吸引观众之处是在于它的宏伟布景、华丽服饰和气势磅礴的楼堂馆所,能从视觉上征服观众。影片从这一点上也客观地反映了我们的陶瓷企业虽然生产车间破旧不堪,生产工人深处水深火热的生产车间,但我们的展示厅必须宏伟壮丽、华丽装饰和气势磅礴,能从视觉上征服消费者。《夜宴》从布景、服饰、道具到整体视觉效果上均超越了之前的几部古装片《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制作十分出色。影片从而也真实地为我们描述了一家陶瓷企业未来的“中国建陶博物馆”的宏伟工程面貌。
《夜宴》在宫殿设计上完全摈弃了传统横排坐向的视觉习惯,采而纵深设计,有着更强的景深感,因而能赋予影像与内容产生紧密的戏剧结构效果。就这一点,笔者断言:冯导一定是查阅了大量的陶瓷企业、尤其是佛山建陶企业对地砖的设计理念而完成的。
影片:莎剧味和草根风格不统一
不可否认,《夜宴》的缺点真的非常多。不是说将中西名剧结合或借鉴就不行,这亦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此片将中西方名剧结合的时候,情节颇为生硬。特别是对白方面的处理,对于这部完全虚构的故事构成了不可避免的硬伤。诸如“你不会对一个无助的女人说话”、“先帝的灵魂在宫外徘徊”、“穿越死亡的峡谷”、“是你的柔弱打动了女人”等这样的对白,有着很浓的莎剧味道。这样的对白会是中国人说的吗?这与冯小刚风格形成极大的反差。针对这一点,我相信也是中国陶业误导了冯导。明明是一块由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设计的防滑砖,非要用这样的故事描述:“在古罗马战场,勇士赤脚迎战敌人,在血流成河的地板上,奇怪的是勇士并没滑倒。战斗胜利后,罗马人根据地板特点研发了第一代防滑砖……本公司引进了罗马最先进的设备,研发改良了我们的第N代防滑砖……”“***砖第N季”、“做引发革命性的砖”……(本文所引用语言均为大意)
《夜宴》中,皇叔对被占有而被册封为皇后的嫂嫂所说“母仪天下的你晚上睡觉蹬被子”时惹来全场大笑,这“蹬被子”则显得很草根——这才是“冯氏风格”。冯导对观众这一笑并不以为然,我猜想他是借用了一家陶瓷企业“摆动节能升级提速,你浓我浓亲一口”的广告语而成。
影片:对名剧缺乏消化
看完影片,我在《南方都市报》上写了一个影评,直问《夜宴》在有意识地借名剧概念甚至将某些核心人物关系用到一个中国题材时,是否应找到其灵魂所在?后来我想,可能在构思剧本时觉得用上《哈姆雷特》、《雷雨》的意念套用到中国宫闱片上会很过瘾,但如果硬搬过来就未必成功。例如,全片充斥着权力欲望和情色欲念,能构成对比的人物就是青女这一个单纯女孩的角色,但这角色占戏太少了,也太单薄了,她象征着纯真、专一和真诚,但她完全起不了反衬其余所有人“肮脏的行为”(片中对白)的作用,所以影片也难以表达出当欲望无止境时就会走向反面、遭到惩罚的道理。
实际上,《夜宴》的这一创意完全来源于中国陶瓷行业,在很多企业,新产品一出,必定耍生硬地编一个经典的故事,诠译这一产品。问题是,故事的硬伤就在于其无法找到真正要表达的意义。就算我们能够理解产品包含了对今天现实环境的象征,它的寓意也因为欠缺 “为什么”的解剖而露出了苍白、软弱的逻辑。
感谢冯小刚为陶瓷行业拍了这样一部超经典影片,希望他日后多多拍出反映陶瓷行业锐意进取的电影。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