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文化日戳”

标签:
集邮邮政日戳风景日戳纪念日戳文化日戳 |
分类: 胡诌集邮 |
议“文化日戳”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七日
五月份从徐凯博客得知“近日试验使用文化日戳”,使用单位是“北京部分邮政营业网点”前题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首次试用的文化日戳主题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第一印象这“文化日戳”象纪念邮戳,笔者在博客后留言“与纪念邮戳什么关系?有点扯。”因为它有特定的主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明明是有特定条件的,这抗击疫情不可能是久远的事情,但日戳却是日日使用、延续久远的事情,有矛盾么。
划了个列式,从“日戳”开始划分,日戳包括普通日戳、邮资已付日戳和特殊日戳。

因此,叫“文化日戳
”,它涵盖不了有文化属性的风景、主题邮局等邮政日戳,与风景日戳、临时日戳、纪念日戳等戳种并列,又感觉不妥,所以笔者提议叫“图文日戳”。
六月十六日夜,与风景日戳会会长聊。笔者认为不能叫“文化日戳”,应该叫“图文日戳”,有图有文字的邮政日戳,因为风景日戳是展示真实风景的,图文的可以是虚拟的意会的;会长认为“图文这个说法,词语上更空虚,范畴更大,我看不合适。比如苏州少年邮局的昆曲戳称为风景日戳。当时我指出昆曲不是风景。如果(现在)称文化日戳是可以的,图文可以包罗万象,作为一个戳种是不合适的。”笔者说“‘文化’太大,戳中‘文化’内涵无限广。图文实际是纪念性的图案和文字。”这是基于徐凯博客“文化日戳”的介绍和图示得出的结论。会长则说“(关于‘文化’)邮政部门的考虑,是经过专家认证的。汉字有用法有一定的章法。文化是确实存在的,图文是虚无飘渺的。政府有文化部门……”笔者用特11邮票的发行反驳了他,呵呵,其实是个例。但会长后来说“看了文化日戳的投票戳样,用抗疫图案有点不合适。大家知道既称日戳,那就是要长期使用的。这个图案?”一个要害处,是呀,明明是纪念性的事件,现在要搞永久的展示,不是与现实背道而驰吗?抗疫至多一年时间吧,你在邮政日戳上“长此以往”吗?
六月十七日一早,我们聊天的后面有集邮名家的留言,原话是:“邮政部门的考虑是不经过专家论证的。什么‘文化日戳’,采用这个名称简直太没有文化了,风景日戳没有文化吗?普通日戳没有文化吗?临时日戳没有文化吗?什么‘业务的需要’?难道现有日戳对收寄、汇兑、包裹、快递业务都不能满足吗?非也,只是不好意思明说,是‘创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