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树线”感悟

标签:
灵岩大焦花山天池鹿山大阳山 |
分类: 爬山徒步 |
“灵树线”感悟
二〇一四年十月五日
从灵岩到树山的“灵树线”是苏州爬山人“必修课”。
2014年6月28日,气温最高30度左右,笔者一人自树山进,7:51计时,“大石坞”石头那计时42分钟上大阳山北峰顶。天气太热,12:40大焦山北的羊肠岭遇到壬子小刘,上大焦象灌了铅似的,精神也委靡了,休息8分钟从天平寺撤,成了“树焦行”。时318分钟。
今天天气很好,最高温度25.6度,四十多人从灵岩景区门口上山,由于等人,7:35到7:50,分三批走,10:20到达贺九岭,11:30左右鹿山北坡休整,在太湖大道,又有“大黑”友人和“兔子”“小白”诸友加入,12:40到大阳山南峰顶。上了阳山,路途曲折且长,象宜兴竹海黄塔顶到凌云阁一线类似,耗时并不少,下到云泉寺,寺北吃西瓜等小分队,离“大石坞”百米,时14:30了。据此,快的六个半小时,慢的七小时。笔者用咕咚计算,除去休息时间,耗时327分钟。
感悟之一,路线要熟。比如进花山,要明确从哪上。白马涧大门出,全体友友步调一致,精力充沛,速度没有慢。进花山就有几种意见了,今年花山委托吴中旅业管理,10月1日起,管理严格了,爬山的如被发现,要补票什么的,走花山大门南侧也可,只是石乱径曲、树草杂陈,不仅跳远还费时,走其北侧,栏杆里有路,沟边有铁丝门。“三月天”把铁网门掀起点,大家慢慢通过,走接引佛的北面上山,未经莲花峰,抄近道走莲子峰,下至贺九岭。
如果不熟悉,可以多走平地,自贺九岭南上花山,转莲花峰,再回贺九岭上鹿山,这样走的时间就要增加些,有时间目标的人,就要加以考虑的。今天,大阳山自箭阙峰到北峰,下穿铁丝网,几个友友因脱离“先头”,回走下级木栈道,差点回箭阙峰去。
感悟之二,体力要分配均匀。这方面非常重要,做起来不容易。一路上,尽管不算快,体能消耗不小的,大焦山和大阳山较高较陡,坡度也长,大焦山是“十八盘”式曲折山路,坡短却是不少,大阳山那是更加虐了,坡陡又长,南坡茶园那里上山,沙石又多,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灵白”走得少的人,会走三步停一步还要回头望望走过的坡。所以起步、行进、上山诸环节,速度需均匀,笔者体会以咕咚软件测算,每公里12分钟到20分钟的速度,已经不错了,笔者是16到18分钟。
还有是平缓之地和下山的问题,如果自己有目标,那么速度一定要加快,尤其是大焦山下山,10分钟之内要能到羊肠岭,大阳山呢至少能跟上“前锋”,不掉队。
感悟之三,饮食需在爬山前和途中适量补充。出门前一定要吃饱,包内备些饮食。笔者6:00稀饭一碗馒头两个还有少许水果,7:50上山时,腹内不空也不胀,能保证出发后的能量。
这次“灵树线”在14:30到达云泉寺时,“猫猫猫”打的送来四个西瓜,堪比甘霖啊,真心舒服畅快,这些西瓜,三十多位完成“灵树线”的友友们永远不会忘记。
感悟之四,要有团队意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个人健康的六大标准,其一就是交际,爬山的团队就是集体交流共同爱好的团队,与个人与团队与爬山有一利而无一害,这其中有互相照应互传信息和交流的关系,疲劳会在团队中显得弱,观念会得到更多启发或刷新。苏州话说“人多弗觉着”,人多就是有劲还有趣,从爬山来说,前面有人引领,会不自觉地紧跟,给自己许多“压力”或者说是鼓励。
爬山徒步,个人或几个人与几十个人的跋涉,行动是不同的,每人体能不同,个人的话,有时可能不均匀分配体力,时快时慢,自由调整休息时间,以致爬山速度明显加快。这次四十多人,出发分三批,大焦山“拼团”,逶迤山梁,前有“澄子”“笨笨”等人,中间是“笛声悠扬”,后有“天平”,对讲机三个,保持联络不掉队不离队,要感谢“太湖小小生”,真是好巧啊。“天平”的团队意识特别强,他总是殿后压阵,不让每个人“失联”,
感悟之五,意志和毅力是强大的精神支柱。精神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自己给自己任务,自己给自己压力,战略上就胜利大半了。还有是榜样的力量,这次一起走的“围巾”“扣子”夫妻、“澄子” 、“伊人”大姐,都是榜样,不怕被“拉爆”,凭借自身的毅力和坚强意志,上了高峰,对于爬山不少的人来说,其他均是小菜一碟。
特别是下午,天气热不说,人体又处在疲劳状态,大阳山南坡,不是沙石小而滑,就是大石头陡而险,如果没有超越自我的意志,那会败下阵去的,走一段看看,面前依然耸立巍然,而望下,又似遥远无比,如果一唉三叹,那么腿也不听使唤了。这时候,意志成为行动的保障。
一条路有来就有去,灵岩上山属于“灵树线”正走,从通安树山上山,叫反穿。在“灵树线”上,大阳山是一道难啃的关,大阳山虽没高于穹窿,但爬山的高度比穹窿高多了——穹窿的箬帽峰在部队,一般到不了。从反穿来说,大阳山过了,剩下就是花山、鹿山、大焦弟弟辈的山了,包括进白马涧,出秦台等等,比较容易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