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姑苏胥江(八):木渎古镇段胥江:概貌

标签:
吴家浜到灵山大桥东街中市街西街南街斜桥分水木渎古镇 |
分类: 苏州太湖 |
话说姑苏胥江(八)
木渎古镇段胥江:概貌
二〇一三年八月五日
从长度来说,与1959年的新开挖胥江等长,从镇东的同春桥到现在230省道灵山大桥东(原来没有标志性建筑,新旧河交叉处是原吴县机床配件厂)的尖状三角洲。笔者想象了一下,新胥江象弓,因为形似弧形,两端交会于古镇东街和西街的老胥江,古镇段胥江象弦,比较直,木东路象箭杆(矢高)。
姑苏人杰地灵,木渎在姑苏腹地,山水相间,鱼米俱盛,人杰地灵,“溪流直接到胥江”(释读彻诗),属于风水宝地。相传吴王夫差得越贡神木,形如现今的大开发一样,在现镇东南姑苏山筑姑苏台,在现镇西灵岩山建造馆娃宫,木材积累了三年,连沟塞渎,因以“木渎”名其地。《元丰九域志》载:“北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明时为吴县六镇之一。明清皆置巡检司。清乾隆十一年(1746)置巡司省。明礼部尚书、诗人吴宽《过木渎》有吟“舟行三十里,初向渎川过。客路偏逢雨,人家尽枕河。桥横光福岭,水接洞庭波。攸尔嗟春及,田间见荷蓑。”2012年末,常住人口5万多,外来人员23万左右,总人口与承德相仿,系原吴县现吴中区的经济和文化重镇,又是太湖风景区十三景点之一,山水相间,灵岩、天平坐北控镇,人文之山,象是古镇的靠,新胥江和苏福、木东、金枫诸公路则是其交通动脉。
从地形、商肆集中度、景点分布等情形看,木渎古镇段的胥江可分成三段,东街段、中街段和西街段。东街段北为东街,自原吴航水上加油站到木东路的翠坊桥,南为新老胥江的东三角嘴;中街属于闹市区,北为中市街和西街的东端,南有南街,起点是古镇景区入口,“终点”为西街桥;西街桥到灵山大桥是西段,其北是西街和原去胥口的木渎路。
十多年前,随着香溪北岸虹饮山房、严家花园、古松园等一批园林的修建开放,山塘街象一条彩带,舞动着香溪北岸的人潮,店家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节假日摩肩接踵人头挤挤。而老胥江所在的西街则依然是七十年代的风貌,冷清多了,街面风貌依旧,建筑依旧。变化是西边北岸进行了修建,东风桥修建扩大了,桥的东西堍驳岸加固修建时,重新翻建,临河的民宅拆除了,路北依然是八、九十年代样子。东风桥下南北河道也疏竣拓宽,整修一新了,南面的、原机床配件厂东侧的小河浜正气多了,原好象不通航,且是杂草遮盖不见水的,现在敞敞亮亮是条河了,通往新胥江,常常有船只停泊,能见新胥江南岸的高楼大厦。
新老胥江交叉的三角嘴由机床配件厂(原名工矿机械厂)“驻控”,胥江北岸原有两家国营工厂,一是西街144号的柴油机厂,几年前搬到胥口、灵山大桥南去了。一是西街64号的苏州第六制药厂,2011年搬到开发区,郭巷的地界了。平桥再东的桥就是西安桥了,西安桥旁边向南是走马塘,木渎人称南亭河,塘上现在还有几座古桥,有古镇的标志——廊桥。西安桥往东300米左右是东安桥,即邾巷桥,再东望是翠坊桥,翠坊桥东有东街的水泥平桥,再东500米左右,达新老胥江的东三角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