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他(她)走了,留下了微信,音容笑貌还在,再发过去,不再有回音,而大多数,都还没有老。
陈:19岁我认识了同龄的她,她活泼可爱,有我所缺乏的朝气,她虽然没有大学学历,但她是个最让人喜爱的邻家女孩。我们曾经在青春的岁月一起游玩;她结婚了,我去她虽然旧但温馨的新房看望她;我搬市中心了,她来我家玩,她的女儿给我儿子喂饭;她工作了,我在八佰伴的珠宝柜台找到她聊天(如今我每次经过,怅然若失,店还在,曾经那个秀气的面孔再也看不到了)。她病了,经常医院进进出出,她有个疼她的老公和争气的女儿。她还想为家庭争取经济适用房……去年春天,她在医院病房度过了人生最后一天,而我还在深圳。
朱:认识他的时候他还在消费报,我还在文汇报,我们一起跑工业新闻,曾经一群记者一起去江浙一带采访。他形象高大,头发卷卷的挺帅,经常和我们侃大山,说话幽默。后来他去了新闻晨报成为了卫生记者。很多年没有见过了,几年前加了他微信,问他还好吗?他说他现在不上班了,做了胃癌手术。后来看到他在朋友圈发了澳洲的图片,感觉他应该不错。昨天突然发现他的微信变成了一个女人的名字,是他太太吧?问了晨报同事,才知道他已经离开我们有2年。
我同学的嫂子:她的女儿和我儿子一样大,她经常在微信问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国际班,什么样的学校。后来知道她身体不好。然后突然听同学说她走了。我回去听她的语音还在……
薛:我好友的堂哥,在达拉斯,高学历的他跟癌症抗争了多年,我去年10月和他在微信中交流过几句,他温和又睿智,还感谢我的关心。今年初还看到他祝新年的话发在朋友圈。然后知道他走了……
成:我堂嫂,只有57岁,她从发病到离开才半年多。曾经有一度她微信和我聊天,说她已经好了很多、可以站起来做家务了。可惜我看她的次数太少,一直以为还有机会。现在感觉没有她的日子很不习惯……
一个本来活灵活现的微信号,没有了主人。但感觉它们的魂魄还在,依旧让我可以感受,回忆……人生近半百,送旧迎新本是常态,但有些人,实在是匆匆,太匆匆。
人生无常,珍惜当下,大家都要明白,自己是最珍贵的。
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说不定有这么一群我们曾经熟悉的人,如果我们的惦念也能够让他们像过去一样善解人意地微笑,我宁愿相信他们还在。谢谢我的日子里曾经有他和她,虽然有时候已经忘记最后一面在何时,但总觉得我有很多话没有对你讲完,事实上,每一次的再见终有一次无法再见,这永远是件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