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热”变“移民潮” 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转自:http://ww123.net/thread-4836551-1-1.html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国热"悄悄演变成了"移民潮"。近年来,移民成了热门话题,留学(微博)移民、工作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有人说,移民意味着对"讨罪受"的生活方式的放弃、对更"优越"生活品质的追求。随着移民渠道的多元化,人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
2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最近我们北美的同学分批聚了几次,看到这个贴,我也说说我的同学们。
我说的同学是我中学的同学,我们86级的,一群老邦子4050人员。因为住校6年,所以同学间关系很熟。我们这个年级有~300毕业生,据不可靠统计约60人在米/加/澳/欧/日,其中大部分人在米国。 出国时间 大部分人在89年到95年之间出国读书,只有很小比例的移民(移加/澳)。 职业分布 因为我们那年代只重视数理化,所以我们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民工,这一点可以从在北美同学职业分布上清楚看出来,70%的同学是民工;另20%为大学老师;10%在米创业。 专业分布 不论当年他们在国内的本科学的是什么专业以及在米主攻的是什么专业,因为赶上90代末互联网鼎盛时期,因而大部分人转专业从事高科技行业或者医药行业,也因此,大比例均为民工。基本上是靠专业吃饭的。 学历分布 大约30%博,70%硕。其中不乏斯坦福耶鲁毕业的,当然,我们那年代很少有本科出国的,仅有3人本科在米读的,还是都是中学学习不太优秀的同学。 居住分布 基本40%在加州湾区/南加/科州,40%在东部(新泽西/纽约/麻省/宾州),20%在得州/伊利诺州。 经济状况 不知详情,咱从不谈神马钱不钱的,呵呵。 从我10月去湾区参加聚会,和年底东部同学在纽约聚会,以及日常好友小聚中可以大约估计出,北美同学至少中产,可能比较多的家庭算中偏上产。基本配置为一个大房,两个娃;两辆车子,一条狗。 家庭稳定度 很高,呵呵。 有离婚的同学,比例很低。 社会地位 因为同学中大多为民工或大学老师,社会地位就是民工和老师的地位。 只有很少的同学在美从商,其商业模式也是以在国内制造在美销售为主。反观在国内的同学,从商从政的比例就大很多,很显然,国内是主战场。第一代移民是客场作战,从商从政不易,尤其对于我们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来说更不易。 [ |
3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2楼pp_dream 的帖子
还有一条
二代状况 我们是附中毕业的,所以我们称孩子们为“附二代”http://ww123.net/images/smilies/default/lol.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 附二代的年龄分布大约为: 18岁左右:10% 12岁左右:60% 6岁左右:30%(最小的两岁) 目前,据我所知,上大学的有两位,今年要上大学的有3位。孩子里,牛娃有,但不全是。 12岁左右的孩子里,大体状况都是学业轻松拔尖,课外学一堆体育/艺术等。这个年龄群的孩子目前日子过得很开心。 孩子们整体上已完全米化了,不过还都能讲中文,听得懂,会读写中文的孩子不多。 |
4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看了这篇文章感触颇多,斟酌了一天,却写不出东西来...http://ww123.net/images/smilies/default/sweat.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
|
5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2楼pp_dream 的帖子
再补充一条关于老人。
子女出国了,父母怎么办。我最近的几次聚会都会问问同学他们父母怎样了。对于早期出国的同学,因为身份早已落实,加上一般一家两个孩子都已出国,父母因此也出国定居了。我看到不少同学是全家在米多年。不少同学的父母是绿卡身份,可以享受米国的medicare,看病不是问题。 一般情况是在:附二代年龄小的阶段,父母帮忙带孩子;孩子年长后,父母有继续一起居住的,也有些同学父母搬出去居住的,有些父母住老年公寓。像加州华人多,父母居住老年公寓能找到不少大陆来的同龄人,他们在一起其乐融融。 有些父母不愿出国居住,一般两边跑跑,反正都退休了没事。 |
6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5楼pp_dream 的帖子
啰罗嗦嗦地写了一堆,主要还是想提供一个视角看看在外工作生活的这群人大概情况是什么样的。
从我的同学们以及我自己移民的情况看,很多媒体的报道与我们实际情况不同,没媒体说的那么惨;不过,也就是平常生活,生活压力也不小,不能失业,所以也没那么好。 |
7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6楼pp_dream 的帖子
我想,我们需要的也就是你平实的视角来看待出国和移民这个问题。而且很有趣的现象是,有些人喜欢挖掘问题的,就会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国外的“问题”所在,然后无限量地放大,于是,美国就成了一个“魔”都http://ww123.net/images/smilies/default/lol.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
而我们这些“围城”外的人,总希望“围城”内是一个世外桃源,至少是比现在的生活更好的桃源吧,才会放心大胆、一往无前地往里跳。殊不知,其实,围城内外的环境也许不同,风险与机会的概率其实差不多,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个体的差异导致了感受上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一直都说,优秀的人在哪儿都优秀,幸福的人在哪儿都幸福~~还是看个人的! 像我们这样在国内属于中产的人,吃喝不愁,过的平常人的生活,虽然也向往着米国的环境/饮食/教育/平等,但要我们放弃这里的一切,奋不顾身地跳进“围城”,还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 所以,我觉得吧,不管在哪儿,努力地享受自己现有的!或许有一天我必须要跳进去,那也努力地享受自己的决定和未来!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积极和有意义的! 啰哩吧嗦一堆,呵呵,一早上好像突然开窍了,把所以说不出来的话说了,太平了~http://ww123.net/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 |
8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7楼两儿妈 的帖子
http://ww123.net/images/smilies/default/titt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
是的,个案不同、背景不同、孩子的情况不同,所以选择的道路也是不同。 也许是我们身在城中,心往城外,但说不定哪一天,看看城里也有不错的风光! 人生微妙之处在于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永远不知道这一刻的选择是对是错,或许没有对错。 家长为了孩子,呕心沥血,望子成龙,从不求回报,这就是最可怜的“父母心”啊 |
9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引用:原帖由 |
10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9楼douma 的帖子
如果你们去加州纽约这样华人多的地方,老年人找到自己的圈子倒也不难。关键是医保。如果才刚去美国,尚无绿卡/公民,那么父母很难久居,不可能享受到医保。现在对老年人申请绿卡也控制了,到底他们是负担,连加拿大都控制老年父母的枫叶卡申请及入籍申请,国家福利负担不起。
在解决老年永居问题上,各国都会关门。我这些同学因为都是早年出国,父母大多都有永居权。 |
11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为什么一定要有地域观念呢?
美国中国都可以常来常往,哪里对自己某阶段比较有利就呆那里 我是没有这种观点的,一张飞机票罢了 如果去美国,我还想体验一下超市营业员或者比较底层的工作呢 然后再读个不要钱的社区大学,找更好的工作 儿子的学费由他爸爸出 我们娘两的生活费我自己赚,主要是想有点成就感 当然老美银行里我得存好一笔让我足够安心的钱,随时可以买很好的房子很好的车子 刚去还不打算买房呢,先借一段时间呗,免得有人惦记着赖着不走,one bed room就够了 至于别人看得起看不起 有毛关系?我过我的日子 |
12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11楼fcfld 的帖子
快意人生啊http://ww123.net/images/smilies/default/biggrin.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
|
13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引用:原帖由 搞不懂为什么一定要舍弃这个选择那个? 能移民的国内也不会混的太差,总有事业基础吧?总有几套房吧?总有存款吧? 放着呗,中国又没物业税,急吼吼折现干嘛?两地跑跑回来也要住住,就算不住,给老人呀,让她们出租可以拿钱,有嘛不好 存款带走,到了新国家,随便啥工作做起来,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说,看不起你的人那是他们有毛病,别人有毛病于我们何干?抱着小资心态"我国内混的不错我国外随便怎么样..."省省!第一代移民本来就是做好牺牲思想准备的,扭捏作态的别去国外. 孩子书读出来了,愿意留国外,就支持他 想回来,也有个着落,无论何时,孩子只要自己去努力找份工作就可以了,他负担轻了吧?做父母的能赚钱的赚钱,能陪伴孩子的陪伴孩子,想那么远干啥,做好该做的 |
14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13楼fcfld 的帖子
确实如此,搞清摆好摆平自己的心态。。。不管在哪儿都是人生啊。。。
|
15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确实是这样,二边跑跑享受生活,将来哪里舒服呆哪里
|
16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11楼fcfld 的帖子
http://ww123.net/images/smilies/default/handshake.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
|
17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回复 13楼fcfld 的帖子
做好该做的,严重同意
|
18楼http://ww123.net/images/default/flower.gif看移民背后迥异人生" TITLE="“出国热”变“移民潮”
主要是心态问题
所以我不主张我先生出国的 因为我自己做全职妈妈三年了,刚退出职业生涯时候也有这个心理过程,是很痛苦的,仿佛谁都欠我的,谁都瞧不起我 适应后,感觉非常好,而且越来越自信 我就是我,我穿我想穿的,吃我想吃的,做我想做的,别人于我而言只有有缘没缘两种,除此之外,毛都不是 牢记这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生活的重心是自己和家庭,到了国外感受到的种种都是自己内心的折射,你用什么样的态度看自己,别人就用什么样的态度看你 所以,那些纠结着我在国内生活的怎么怎么顺心顺意,我怕我到了国外怎么怎么,最好不要出去,你的内心已经告诉你,你不行! |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
后一篇:流动性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