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之差别
(2013-03-09 23:03:12)
标签:
教育 |
分类: 育儿记 |
转自http://www.ww123.net/thread-4840772-1-1.html
IB 课程与香港传统教育制度的评论
IB课程是一个独特的课程。《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12月10日刊)还在其中一期里名为“如何使我们的学校走出20世纪”里形容IB课程是一个“严格的,特别的课程。在世界各地的大学都是令人瞩目的。” 也有报刊形容IB课程“一个有效率的,以考试为基础的系统。”也有人称赞它令学生有批判性的思考,综合知识,反思自己。其实到底, IB课程是不是一个良好的课程呢?无论如何,它确实令学校走出井底,因为它主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令学生得到更多的选择。 可是,IB课程的最大缺点,在于它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只有自律和对学习有一种追求的学生才适合在这种考试课程里生存。懒惰,不重视思考的学生呢?对不起,你在这种课程里只是自寻死路。
为什么呢?这个假期,我的IB中文A学生给我看了一份中国语文科的IB考试卷,令我见识一下。我吓了一跳,也开始领悟到再不努力,一定考不上大学。IB课程中国语文分为两部分- 阅读理解和语文知识。阅读理解无法准备,而语文知识却可准备。我看的就是语文知识,而要求是什么呢?考生要在考试前阅读一系列课程要求的文学作品,然后回答问题,分为散文,诗歌,戏剧,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综合体。每一类有两题(综合题例外,有四题),任选一题。大部分人可能觉得,哪有何难?任选一题,好像易如反掌。那你就错了。问的,不是故事内容,而是作者文学的风格。我举个例子- 梁实秋其中一篇散文作品《女人》。试卷的题目可能是:散文是一种非常适合抒发人感情的文体?请作一比较分析。如果看过梁实秋的《女人》的人们,你会发现梁实秋的写作风格是转弯抹角,婉转含畜,技巧上明褒暗贬。表面上好像称赞女人,可是其实讽刺女人死要面子。这就是IB考试要求你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
IB试总分是45分,有六科, 每科满分是7分(另外3分是TOK和EE成绩)。大部分的大学的入学要求是35分,哈佛大学,你不用想了吧,只少要40分,也就是说每个科目平均一定要拿到6分才可以入读大学。大家应该开始认识到IB课程制度很严格。现在我们要拿一个7分是多么的艰难。这不是一下子可以达到的。
香港传统的教育制度,12 年免费教育,中六要考一个中学文凭试(大学入学试)。如果你是一个不重视思考的学生,你可能适合在这种制度里读书。每个星期都有默书,背诵和一大堆的作业,可是你要承担的后果是 死读硬背,而且根据教育局的统计,大学的学位比率是百分之十七。2008年报考人数共有38,263名,只有6505个学位。你想在38,263人里突围而出?很大竞争力。考不到呢?去找工作吧,或是读副学士课程(社区大学)。相反,IB课程给你一个更大的机会,因为IB课程的试卷比较难,如果你达到IB课程要求的话,差不多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都会收你为学生。
IB课程也给学生许多的自由,独立探索,分析和创意。创意?你们可能不明白。我举多另一个例子。“鸦片战争于我国近代有何影响?”我们的教师改卷时有标准的答案。如果学生的答案是“感谢帝国起义,为香港开了埠,引入了法治和卫生,如果没有鸦片战争,这位改卷的历史教师您,今天不会在何文田拥有一座住宅,在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师从唐君毅牟宗三之后,再修读教育文凭,而后成为殖民地政府认可的注册教师。”按照我们香港的评分标准,必得零分。可是在IB课程里,改卷教师会给那位学生六分。(满分七 )(扣下一分,因为他没有把鸦片战争的好处说尽)。IB课程的要求就是要学生跳出传统的思想,展示个人的独特见解。
你想做一只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呢?还是一只生活在铁笼里的鸟呢?自己想一想吧。
IB课程是一个独特的课程。《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12月10日刊)还在其中一期里名为“如何使我们的学校走出20世纪”里形容IB课程是一个“严格的,特别的课程。在世界各地的大学都是令人瞩目的。” 也有报刊形容IB课程“一个有效率的,以考试为基础的系统。”也有人称赞它令学生有批判性的思考,综合知识,反思自己。其实到底, IB课程是不是一个良好的课程呢?无论如何,它确实令学校走出井底,因为它主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令学生得到更多的选择。 可是,IB课程的最大缺点,在于它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只有自律和对学习有一种追求的学生才适合在这种考试课程里生存。懒惰,不重视思考的学生呢?对不起,你在这种课程里只是自寻死路。
为什么呢?这个假期,我的IB中文A学生给我看了一份中国语文科的IB考试卷,令我见识一下。我吓了一跳,也开始领悟到再不努力,一定考不上大学。IB课程中国语文分为两部分- 阅读理解和语文知识。阅读理解无法准备,而语文知识却可准备。我看的就是语文知识,而要求是什么呢?考生要在考试前阅读一系列课程要求的文学作品,然后回答问题,分为散文,诗歌,戏剧,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综合体。每一类有两题(综合题例外,有四题),任选一题。大部分人可能觉得,哪有何难?任选一题,好像易如反掌。那你就错了。问的,不是故事内容,而是作者文学的风格。我举个例子- 梁实秋其中一篇散文作品《女人》。试卷的题目可能是:散文是一种非常适合抒发人感情的文体?请作一比较分析。如果看过梁实秋的《女人》的人们,你会发现梁实秋的写作风格是转弯抹角,婉转含畜,技巧上明褒暗贬。表面上好像称赞女人,可是其实讽刺女人死要面子。这就是IB考试要求你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文学作品。
IB试总分是45分,有六科, 每科满分是7分(另外3分是TOK和EE成绩)。大部分的大学的入学要求是35分,哈佛大学,你不用想了吧,只少要40分,也就是说每个科目平均一定要拿到6分才可以入读大学。大家应该开始认识到IB课程制度很严格。现在我们要拿一个7分是多么的艰难。这不是一下子可以达到的。
香港传统的教育制度,12 年免费教育,中六要考一个中学文凭试(大学入学试)。如果你是一个不重视思考的学生,你可能适合在这种制度里读书。每个星期都有默书,背诵和一大堆的作业,可是你要承担的后果是 死读硬背,而且根据教育局的统计,大学的学位比率是百分之十七。2008年报考人数共有38,263名,只有6505个学位。你想在38,263人里突围而出?很大竞争力。考不到呢?去找工作吧,或是读副学士课程(社区大学)。相反,IB课程给你一个更大的机会,因为IB课程的试卷比较难,如果你达到IB课程要求的话,差不多全世界所有的大学都会收你为学生。
IB课程也给学生许多的自由,独立探索,分析和创意。创意?你们可能不明白。我举多另一个例子。“鸦片战争于我国近代有何影响?”我们的教师改卷时有标准的答案。如果学生的答案是“感谢帝国起义,为香港开了埠,引入了法治和卫生,如果没有鸦片战争,这位改卷的历史教师您,今天不会在何文田拥有一座住宅,在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师从唐君毅牟宗三之后,再修读教育文凭,而后成为殖民地政府认可的注册教师。”按照我们香港的评分标准,必得零分。可是在IB课程里,改卷教师会给那位学生六分。(满分七 )(扣下一分,因为他没有把鸦片战争的好处说尽)。IB课程的要求就是要学生跳出传统的思想,展示个人的独特见解。
你想做一只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呢?还是一只生活在铁笼里的鸟呢?自己想一想吧。
前一篇:花钱减压,谈何优秀?
后一篇:[转载]世界各地机场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