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洋邻居老王自做初中一模数学题的心得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育儿记 |
群里有家长讨论初中数学一模,我也借了一份上海的一模试题,做了一下,这次做了长宁区和浦东新区的。
总体来看,长宁区的试题比较简单,也可能比较适合我的思路,除了一个矢量和向量的问题实在想不起来了,还有一个漏了一解答,其他的都没有问题,大概是130多分吧。浦东新区的试题比较难些,陷阱也多,大概只能拿到100多分吧。
我的心得体会有以下几点
1,除了最后一道大题拔高以外,其他的都是平时的结果,主要考的熟练程度,这个就需要平时多练习,强化公式的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几乎没有捷径,这种考试毕竟和奥数不同,不是考的天资聪颖,考的就是熟练和细心。
2,数学考试一般分为三块,二次函数,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初中来讲,大家都是首次接触平面几何和三角函数,不存在基础的差异,而且这两块都比较简单,一定不能失分。(平面几何如果不好以后高中的立体几何会更晕)
3,我们先来看平面几何,平面几何一般是证明和求数值。证明题,做完了自己就知道对错了。一般来讲初中阶段几何证明题就是加一道辅助线,看清题目给的条件,来家辅助线,一般是取中点连线,做垂直的垂线,平行线,或者角的平分线(较少)。
选择题时,要活用特殊的三角形,和数值。比方说等腰三角形,可以借用等边三角形。角60度,中线 垂线相同等等。还有直角三角形里的30度
60度,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等等。
4,三角函数里,一定要熟练记忆和活用30度 45度 60度
90度的正余炫和正余切,如果有条件15度和75度记住也比较有利,三角函数填空选择比较多,用特殊数字往往一步就出答案。
5,剩下来就是2次函数了,这个最后一个拔高题,一般是分几步来的,最后是复合型的。综合大题,综合答题。
比较常见的是第一步求2次函数的解析式,第二步衍生出来求面积,坐标,上下左右移动等等。。。。。
最怕就是第一步错了,或者求不出来,那么剩下的就全军覆没了。2次函数要多画图,通过图像就能比较简单直观的了解函数的一些特性,比方说可以看开口向上或是向下,向上就是a>0求函数的最小值,向下就是a<0求函数的最大值。
a b相同(同样是正数或者负数)就表示顶点的横坐标(函数的对称轴)在y轴左面(2,3象限),a
b不同(一正一负)就表示顶点的横坐标(函数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面(1,4象限)。
c>0就是函数与y轴的交点在x轴以上,反之就是在x轴以下。
确定了这个就是知道了函数图像的大体位置了,这样可以避免漏掉一个解,因为函数是对称的,可能有两个值符合条件。
比方说三个点组成的三角形面积固定时,可能有两个解符合条件,一个正值,一个负值,不画图很容易漏掉一个解。
函数的图像都是由一个个点组成的(x,y),每一个点都符合这个函数,这个就是解方程了。
函数部分就是多做题,多接触题型了,其实我觉得只要把老师平时的题目做熟,都做会,都能理解到80%,考试130分应该都没有问题。
祝愿大家都能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
ps,如果有家长有别的考试心得,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下,我尝试编辑一下,谢谢。欢迎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