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留学百人谈【管理篇•莘远】薛萍:决定留学要尽早规划
(2012-10-24 14:23:06)
标签:
留学教育 |
分类: 上海留学百人谈 |
薛萍大学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进入留学行业以后,曾经在复旦大学进修MBA,期间又去澳州悉尼大学交流了一学期,还去美国考察了不少学校。她做过加拿大、美国、意大利的留学顾问,如今,主要做美国留学咨询。
薛萍认为,这个社会,有条件的家庭送孩子出国留学已经是种趋势。如何做好这个规划?掌握时间节点很重要。准备要充分,这个准备,不仅在语言上和学习上,还要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如果想出国读本科的话,应从高一开始就要准备了;申请出国读硕士的话,从大一开始就要着手准备了。如果到了高年级才开始准备,往往你的语言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已成定局,要有大的突破就不可能了。
学生出国到了新学校,遇到问题要积极主动地去解决。中国学生大都生性腼腆内向,遇到问题不好意思跟老师讲,容易闷在心里。有的学生缺乏沟通能力,就把困难打电话告诉父母,父母再打电话给中介,中介再跟学校联系。其实,如果直接跟老师沟通,老师会很热情地帮你解决的,你不说,老师就不可能知道。在美国,老师经常跟学生作心理辅导,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克服语言障碍,防止沮丧的感觉,这是中国孩子刚去国外要逐步克服的东西。其实老外的老师,往往比大多数中国老师更友好热情。有的孩子在国内养成了习惯,不喜欢跟老师交流,怕被老师骂,其实是要不得的。
现在有不少孩子兴致勃勃出国进入国外名校后,有的成功毕业的,也有失意而归的。宽进严出,使国外大学不如国内大学好混,必须实打实地努力。比如,上海有个区重点中学的学生,高三毕业决定出国,他的托福成绩91分挺高的,最后被美国排名笫71位的密西根州立大学录取,直接入读本科免语言。笫一学期,他报了几门专业课,居然全军覆没,合格率是0。于是他被淘汰掉了,不能继续在该校读书了。像他这样的学生,其实在留学生当中有一大把。
他回国以后,还是想出国留学。正好赶上了莘远开留学说明会,有个现场面试录取的项目。他就过来咨询,跟美国学校过来招生的老师谈了一下。最后决定换个更适合他的学校。莘远帮他选择了一个小班教学的排名100名以后的学校,让他从语言开始读,平稳过渡。这样下来,就变得很顺利。他笫1次出国失败的原因在于,国内的孩子应试能力强,托福就算是高分,但听说读写能力其实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英语是一个方面,而高中到大学的转变是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对国内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过渡,何况在国外。国外的大学对学生的考查、压力和模式,跟国内大学大不相同,往往一个作业就是一篇论文,信息量很大。所以,必须要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才能平稳过渡。
美国的大学,教育资源丰富,每个大学都有其侧重点。有的家长和孩子都希望进前100排名的大学,其实,前100名的大学都是研究类的。而文理学院本科教育很好,又是小班化,对学生可以进行个性指导。所以,有时候,进适合自己的学校,比单纯进排名高的学校学习效果更好。
薛萍最后强调,家长对学生要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包装,否则就是成功进了名校也是读不好的。要找准适合自己的最坐匹配,按自己的特点来发展。
东方网留学频道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