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对美国私立学校的热衷是如何改变彼此的?

(2012-06-11 11:01:09)
标签:

教育

分类: 育儿记

 转:

在过去几年中国某家“经验丰富”的留学中介机构的高中申请部门收入节节攀升。他们的服务让美国私立高中的招生工作备受挑战,大多申请材料得到顾问的“抛光”与“打磨”,导致区分中国申请者的真实情况和表面上的申请信息很有难度。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乡村地区的怀俄明高级中学,其招生处主任大卫•达明哥说,他相信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是被中介伪造的。招生人员想了解中国学生和辨别一个学生的长处变得更加困难。欺骗、语言障碍,还有文化障碍已经使得与他们交流变得更加复杂。“我不能像理解美国人那样理解中国申请者的思维。”迪尔菲尔德中学入学和助学金协会主任帕特里夏说,他们已经遇到类似的问题,由于中国申请者数量的骤增,欺诈也在增加,这已经成为了很棘手的问题。有些家庭从咨询顾问那里得知没有中介他们自己不能完成这个过程,这不是真的。
                                            ——来自美国大西洋月刊 (the Atlantic)
原创翻译,原文地址:
http://www.theatlantic.com/international/archive/2012/03/how-chinas-new-love-affair-with-us-private-schools-is-changing-them-both/255154/1/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对美国私立学校的热衷是如何改变彼此的?

在收费昂贵的“顾问”帮助下,中国学生如洪水般涌入美国高中,他们正改变对“成功”的理解,以及回国后更有保障的观念,并致使“雄心勃勃”的学校想要吸引更多打算出国读书的(高收入)大陆学生。
16岁的赵威博和父亲赵军从中国飞往美国东海岸参观时,没有参观自由女神像和华盛顿纪念碑。他们横穿新英格兰地区的历史村庄和富裕的小城镇,不是想拍照留影或是寻找纪念品商店,而是高中。赵威博目前念初三,明年想要去美国读私立高中。 “我喜欢在中国听到的关于美国私立高中的介绍。我很喜欢他们的教育风格,我认为这将对我的未来大有益处,”他告诉我。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学生已纷纷涌向美国大学,他们期待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机会,和威望。去年,157588中国公民在美国大学学习,比上一年增长23%。现在,赵是众多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份子,他们决定上大学之前就离开他们的祖国前往美国的学校。留学生的数量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据美国国土安全局统计,2005-2006学年,只有65个中国学生就读于美国私立学校。截止到2011年,这个数字从100增长到6,725名学生。
几年前,由于地域原因,中国人的传统概念里美国私立高中似乎是遥不可及的。赵威博申请表上填写的是迪尔菲尔德学院。我从2005年至2007年曾在那里学习。我申请的时候,不得不为了面试坐三个小时飞机从北京飞到香港。中国虽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时却没有很多对私立高中感兴趣的学生。我最终决定参加时,我的同学们都百思不得其解。父母的朋友也劝我重新考虑。他们问我为什么放弃这个在中国有竞争力而且让人觊觎的高中,而是换做去一所闻所未闻、数千英里远的一所学校?
中国中产阶级家庭不再这样认为了。美国高中文凭,对于向上攀升是新的必备之物。 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国私立学校做出了相应调整。迪尔菲尔德和其他知名的私立学校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年度招生之旅,在每一站都吸引数百学生参加。美国寄宿中学协会是一个具有大约300名成员学校的组织,协会已与中国的教育咨询机构合作,在北京和上海举办大规模的学校展览会。六年来,寄宿制学校,像迪尔菲尔德和位于康涅狄格州的霍奇基斯学校报道中国的申请者的数量增加了10倍。 2005-2006学年,每个学校只收到不到20份申请,而在2011-2012学年均超过了200人。如果他们都被录取,学校将有三分之一是中国人。  “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大爆炸增长”,迪尔菲尔德招生与助学金援助协会主任帕特里夏•金贝尔如是说。 
四年的美国高中教育花费大概20万美元,对美国家庭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对于财富只有美国五分之一的中国家庭来说更是个巨大数额。然而中国许多新兴的百万富翁认为这是值得的投资,同时也是通往更高的目标——常春藤名牌大学的可靠途径。事实上,这个现象不仅仅反映出了中国中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它也透视出了他们复杂又矛盾的心理:强烈的雄心和向外看的眼光,他们立刻变得复杂或许有点天真,他们似乎被一种信赖中国的将来和不信任它现在的矛盾心理所驱使着;他们相信通过国外教育,将会在国内取得成功。新出现的机会使他们变得盲目,热切追随流行趋势的大潮让他们放松了警惕,父母和孩子有时得到的和他们所希望的是截然不同的。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对美国私立学校的热衷是如何改变彼此的?


 “你应该投资你的钱在其他地方?你应该投资于教育。”
每年三月,富裕的中国家庭挤满了中国某留学中介的20多个办事处的接待大厅。 距离美国私立高中申请的截止日期还有九到十个月。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坐在散落分布在房间的圆桌旁边,向前倾斜身体,眼睛紧紧盯着翻看他们成绩单和简历的顾问。墙上悬挂的电视屏幕上播放着西方高中和大学校园哥特式的建筑和绿色庭院。
这只是“一条龙“服务的开端。经过最初的咨询,代理帮助家庭计划申请程序和挑选期望的学校。有些学生为了标准考试将参加预备班,如托福和SSAT(许多美国私立高中所需的标准化测试)。家长同意专门与该中介合作,签订合同,并提供给机构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几个星期后,他们收到整齐填写的申请表格,精心打造的个人陈述和推荐信,歌颂申请人的性格和学术成果,一切准备就绪邮寄到海外。
在三月公布录取结果时,顾问再次介入,提供入学考试意见,指导签证面试,帮助预定海外航班,一旦他们的客户到达美国,甚至安排接机。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负责联系校方。卜静说: “像我们这样的教育机构,和许多美国高中保持联系,我们服务的每个学生都成功出国了。”
在过去几年中国某家“经验丰富”的留学中介机构的高中申请部门收入节节攀升。他们的服务让美国私立高中的招生工作备受挑战,大多申请材料得到顾问的“抛光”与“打磨”,导致区分中国申请者的真实情况和表面上的申请信息很有难度。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乡村地区的怀俄明高级中学,其招生处主任大卫•达明哥说,他相信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是被中介伪造的。招生人员想了解中国学生和辨别一个学生的长处变得更加困难。欺骗、语言障碍,还有文化障碍已经使得与他们交流变得更加复杂。“我不能像理解美国人那样理解中国申请者的思维。”迪尔菲尔德中学入学和助学金协会主任帕特里夏说,他们已经遇到类似的问题,由于中国申请者数量的骤增,欺诈也在增加,这已经成为了很棘手的问题。有些家庭从咨询顾问那里得知没有中介他们自己不能完成这个过程,这不是真的。
但是,美国高中学校如何得到消息呢?我们和中国申请人及他们的父母被语言以及距离隔开。迪尔菲尔德学院和怀俄明学院招生办公室说,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中国的申请人直接的个人的交流上,如面试和非正式的电子邮件通信。 “每个环节的表现都必须与申请人的真实情况相符”,JJ布里奥内斯——迪尔菲尔德学院的招生副主任说。
不过,问题不仅仅在于沟通。中国学生申请美国高中的时候,他们已经深受多年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任何表现几乎完全由标准化考试成绩来评定。美国学校的申请要求回答开放式的问题,并要求随意的个人陈述,中国学生可能感到陌生,甚至非常困惑,不知从何说起。中国学校对美国学校要求的推荐信和范文完全没有案例可循。留学中介把美国申请系统翻译成了概念上更加相似于中国教育的产品:填鸭式的课程和申请指导,每天帮助你记忆100个新词汇,还指导学生把自己写成一个充满旺盛精力的苦干女孩。他们把美国学校申请做成了直截了当的说明,这更像是中国学生在每次考试前接受的官方指导。
一些竞争力较弱的美国私立学校依靠留学中介宣传自己,并从中国招收学生。在美国经济惨淡之时,这的确是一个可靠的收入来源。基于这个原因,许多机构都能够保证他们的客户进入至少一所美国学校。尽管如此,一些中国学生说,他们对中介的 “可疑的专业水平和高额的服务费”感到受挫,并且在一些知名网上论坛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讨论各种教育机构的声誉。
以上节选自大西洋月刊美国高中留学方面的介绍。其中提到,美国学校认为现在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千篇一律,一看就是中介打造出来的。真正专业的留学顾问会指导你怎样挖掘个性和潜力,以及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的帮助写文章,把每个学生都打造成“perfect person”,申请材料要具备个性化非常重要。我们同时也希望,学生在准备美国学校申请材料的过程中,能去享受认识自己的乐趣,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成长。 

 

 

                                                                    ------------时代焦点教育高中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