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篇·雅力】胡靖:不要盲从“热门排行榜”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上海留学百人谈 |
http://liuxue.eastday.com/NewsDetail-112117.html
雅力国际教育集团总裁胡靖从事国际教育行业10多年了。曾任职国内知名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加坡全球华人教育发展中心主席、英国知名大学国际办公室亚太区总监,参与举办多个国内院校与海外院校的合作项目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英国、澳洲、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国际教育领域工作多年,参与创办了英国知名院校马来西亚分校,期间交流和访问了20多个国家的百余所世界顶尖名校和教育机构。他对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学生有几点建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谨慎对待热门国家和热门专业。http://www.liuxue51.net/uploadfile/20120528150700418.jpg
胡靖1998年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在上海德国中心担任市场主管。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上升空间遇到了瓶颈,决定出国留学。他在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读MBA,读了半年书以后,被一家英国大学录用为国际办公室的国际官员。从此他在澳洲开始了全职工作、兼职读书的日子,学生签证转化为工作签证。接着,随着工作的深入,眼界的开阔,他被派驻过好几个国家,在5-6年间,他跑过整个东南亚,又去了新西兰和英国。创办了某英国大学在马来西亚的分校:UWIC(卡笛福城市大学)。这期间,他又拿到了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双重绿卡。2006年,他看到国内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便回国开始从事国际教育。主要引导学生如果辨别虚假信息,为规范留学市场作出贡献。
回国以后,胡靖做了两件事,一是创办了雅力国际教育集团,二是在国内一家教育研究院担任副院长。目前,雅力发展得很健康,在全国6个城市有分公司,在菲律宾有海外分公司,这也是中国留学公司里唯一有的真正在海外开展留学业务的公司。在菲律宾,雅力集团招收了当地学生,来到上海交大攻读国际化预科课程,毕业后直接送国外。今年的计划,雅力集团打算在越南、泰国、孟加拉等国家开设海外分公司。招收这些国家的学生来中国攻读国际化课程,最终他们的学历将在发达国家完成。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了便于将来在中国做贸易,国际留学生选择在中国读一两年书,可以有很好的人文文化、政治、经济和语言的体验。雅力教育集团还跟国内大学进行合作,自己研发课程拿到海外认证,跟实力雄厚的培生集团合作,开展中美高中双文凭课程等。雅力集团拥有国内外强大的专家团队,可以为留学生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在胡靖的记忆中,他认识好几位很优秀的学生。5年前,沈阳理工大学一位男生,在毕业找工作还是留学深造之间犹豫。胡靖认为,他的学校一般,专业很容易找工作,但发展前景很有限。关键就在于学生对自己有没有梦想了。胡靖向他推荐了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突出了他曾经在韩国交流过一年、动手能力强等特色,最后成功被该大学录取了。毕业后,他拿到了英国公司的OFFER,后期又选择回国发展,成为上海商用飞机公司笫一代的员工,起薪非常高。从他的整个发展轨迹看,主要是因为留学而发生了重大改变。他现在在清华北大毕业的老同学面前,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逊色,反而认为自己更加优秀。
现在出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海归变成了“海待”这种现象。如何看待?胡靖说,这跟很多人盲目追逐热门专业有关系。他说,当今的中国留学现状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一切的选择都以“热门”为导向,追求短期效应和快速回报,全然不顾自己的个人兴趣、特长及自身需求,认为只要申请到名校,就读“热门的、好就业的、收入高的、好移民的”专业,就可以实现毕业后成为“金领”、“打工皇帝”的梦想,前途一片光明。特别是在每年都会有一些机构甚至权威部门发布“热门专业榜”,此类的排名往往被家长和学生作为选择专业的“红宝书”和“指南针”,陷入了一个典型的留学误区,导致无数的同学在未来职业规划上更为狭义。据世界HR(人力资源)实验室随机抽取的1500多个“海归”样本的统计结果显示,有35%以上的“海归”存在就业困难,40%的“海归”感觉自己的职业方向出错,也就是说在当初的选择中偏重“热门专业”而不是选择适合他的专业,因为选择不是适合的甚至是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在就读期间可能造成学习吃力,学无所成,以至于在毕业找工作时目标不清晰,就业没方向,留学规划和职业定位上出现严重的失误。根据2010年海归留学就业能力统计调查,归国海归中,学习商科、经济类专业的比例竟然高达50.8%。举例来说,英国某间综合排名前十,金融及商科专业排名在前三的大学所提供的硕士生来源统计中,超过70%的商科类硕士生为国际学生,其中中国学生所占的国际学生比例也为最高,特别是在金融相关的专业中国学生比例甚至超过60%以上。在中国知名招聘网站做的一个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归希望从事的行业中,超过45%以上的比例选择金融和贸易类行业。
针对希望在海外就业的中国学生,工科的学生择业空间远远高于希望求读商科及其它科目的学生。针对中国学生和家长认同的传统热门专业“商业管理、金融或市场”方向的学生,在找寻各行业的销售、市场和管理职位时,无论从语言、文化认同、沟通能力、人文环境、以及人脉关系等都是无法和当地人竞争,如果是回国创业或工作,那又该有另一番打算。
“适合专业”高于“热门专业”
“适合专业”对于个人而言才是真正的“热门专业”。专业选择得当与否,也就决定着留学生回国就业和发展是否顺利,也决定着我们的巨额教育投资是否物有所值。针对家长和学生们在选择留学专业时往往面临的诸多困惑,胡靖建议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方法进行考证,来借鉴和判定选择是否合理:
技巧一:确定所学专业是通过全方位考虑。需要从个人兴趣以及社会发展的角度全面衡量,并且选择专业的视野要拓广,不要简单盯着传统热门专业:如金融、商科、计算机、法律、酒店与旅游管理、物流、工程等,也可以考量新兴热门专业:TESOL翻译、教育学、体育休闲管理、营养健康学、传媒、艺术与设计、创意产业、奢侈品管理、历史与考古等。
技巧二:科学看待大学排名和专业排名。排名: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另外大学及专业排名的基本依据:RAE(研究评估考核)和TQA(教学质量评估)的科学性也是要作为重点研究比较的,因此我们需要全面看大学的综合排名以及它的专业排名。目前,世界上认可度最高的大学排名有三个,分别是英国的TIME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大版世界大学学术500强排名,以及美国新闻周刊的世界大学100强排名。
技巧三:充分利用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维系这个社会的根本,即使在国外通过关系渠道获益也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例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亲自任命过几个部长和驻外使节均为他过去的同学或好朋友。老布什也曾经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小布什成为美国总统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因此我们在选择专业就读时还是需要充分考量个人及家庭的背景与社会关系因素,这对于学生国内和海外的实习就业起到引导和引荐的作用,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巧四:选择专业时其它一些因素也要考量。学校的历史文化、环境位置、教学理念、学生组成、学科强项等也很重要。了解开设该专业的广度深度、教授知名度、师生比例、教学设施以及开设的课程与研究重点,是否符合个人所需与兴趣。
技巧五:该专业的毕业实习与就业机会的概率是否高。如果希望增加实习机会或者希望毕业后留在国外,那么要考虑下学校开设的这个专业是否与当地公司机构有合作提供学生们实习的机会,学校所在地的城市是否对于这个专业有相关的就业机会。例如英国的利物浦就是一个港口物流城市,利物浦大学自身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全英都是屈指可数的顶尖课程,因此我们一些毕业的物流专业学生确实有留在当地就业的先例。
技巧六:费用及其它。不同专业的费用差异很大,特别是工程,医学、法律专业等费用往往很高,需要充分考量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以及教育投资与产出的回报比例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并且也需要理解留学的回报和价值不是体现在毕业刚回来拿多少工资,而留学是一项长远的人生规划,是人生的一种难得的历练,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相信通过以上综述,每个同学一定能够得出自己满意的选择方案,不再盲目崇拜“热门专业”和依赖“专业排名榜”,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开始一场精彩纷呈的“未来希望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