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2011-12-04 11:12:30)
标签:

转载

我们单位自己有食堂的,应该可以放心的。其实美国的鸡呀肉呀,激素喂大的,也没什么好吃的。
在文学城网站(这个中国看不了,你知道的!国外的华人喜欢看)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为《北京白领工作餐吃什么?CBD中央商务区的烦恼》,没有移民美国前,金子在北京和中国两地都工作过,工作午餐基本上学校食堂(¥5左右/餐)解决或者同几位知心同事到饭店(¥20-40元/餐)就餐,当时对地沟油、红心蛋、毒奶粉、纸箱包子统统不知情,无知者无畏,吃嘛,嘛香!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2004年 学校国际交流中心
当年一起吃喝的同事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2004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2004 与同事吃工作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2004 带学生艺术考察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2004 带学生看画展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当年学校食堂
 
来美国后,工作午餐也是问题,通常在学校附近的饭店解决,或者忙起来,在办公室泡面,学校的食堂是很少去的,我们学校的学生,也不把校内食堂作为主要就餐场所。不要去算单价,其实中美的收入,如果去掉货币符号,具体数字该是相差不多。
 
下面是学校附近饭店的午餐情况,多数在7-10美金左右每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

[转载]与中国相比,金子决定留在美国吃工作午餐正宗川菜,20美金左右/三个人用

 

CBD,中央商务区,带动北京经济发展和体现北京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区域。商业顾问、清洁工、媒体人、停车场收费员、餐厅服务员……数十万人维持着CBD的正常运转。一顿午餐,一个关于“吃“的最基本的烦恼,折射出CBD及这个城市的的整体生态。

Kiki,27岁,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商业顾问。午餐是韩国餐厅的套餐,花费35元。Kiki公司楼下有一条美食街,她说:“吃遍了几十家餐厅后,根本找不到想吃的餐厅。”



韩莹,26岁,建筑设计师,月薪7000元。午餐是一荤两素的盒饭,花费10元。韩莹不在意午餐吃得怎么样,他认为年轻人来北京,不是为了吃中午这口饭的,是要努力寻求机会实现理想的。但他又说:“我倒是对房租的价格很有意见。”

杨光明,31岁,停车收费员,与妻子一起每月收入约3000元。午餐是馒头加盒饭,花费8元。露天工作的杨光明觉得暴雨和风沙都影响他就餐,最近的高温也让他吃不下。来自湖南的他说:“这里的菜都没有辣椒!”

Nate,23岁,美国人旧金山市驻北京机构工作人员。午餐时间,他和一朋友在街边吃饭,午餐是酱爆鸡丁、鱼香茄子、米饭和啤酒,共花费44元。Nate喜欢北京街边的小摊,但不喜欢北京的空气。他说:“只有空气好的时候,我才会出来吃饭。”

胡蕾,22岁,室内设计师,月薪未定。午餐自带。胡蕾工作的第一天就被拥挤的买饭场景吓了一跳。“每天买饭跟抢一样。”为了避免跟别人“抢”,她每天晚上都会提前把第二天的午餐做好。

李喆,31岁,北京电视台编辑。午饭是油爆大虾、油菜鸡蛋、米饭、免费的小米粥和西瓜,花费15元8毛。李喆每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单位每月发的伙食补贴基本够用,吃腻了大锅饭还可以去食堂别的餐厅换换口味。“但做新闻常加班顾不上吃饭,等饿了跑到食堂,饭都卖没了。”

小辛,28岁,收藏品公司客服人员。小辛手里捧着的食物,大多是给同事带的,只有水果盒是自己的午餐,花费5元。小辛只吃水果的原因是维持身材,但更重要的是:“饭太贵!”

胡明明,21岁,大三学生,软件公司实习生,实习月薪2000元。午餐是煎饼果子,花费3元。胡明明说自己很幸运,实习拿到工资,楼下还有整个CBD地区最实在最便宜的煎饼果子当午饭。

孙玉珍,48岁,专门负责某公司老总办公室的保洁工作,月薪1500元。午餐是凉面和烧饼夹里嵴,花费8元。孙玉珍说平时都用公司每月发的200元伙食补助,在食堂吃饭,偶尔出来换换口味,但花费不会超过10元。“公司里的饭,吃来吃去都是那几样。”

王波浪,22岁,造型师,月收入按他的话来讲是“十分随意,活多的时候多拿,活少的时候少拿,没活的时候不拿。” 王波浪这天忙得没吃上午餐,只用一瓶绿茶来补充水分和糖分,花费3元。他说:“我们这行就是太随意了,容易伤胃。”

Mana,26岁,影视公司编导,月薪6000元。午餐是母亲亲手包的饺子和同事带来的鸭脖子。Mana的母亲经常给她准备工作午餐,带到公司用微波炉热一下就能吃,但Mana每月还是要花掉500元午餐费。“我爱吃小零食,也喜欢跟同事分享,钱嘛,就难省了。”

于浩民,34岁,废品回收业老板,月收入2000元至3000元不等。午餐是一盒方便面、两根火腿肠和一罐啤酒。每天,于浩民和他的同伴轮流开车收购各公司的办公用品,中午车开到哪儿就在哪儿吃饭。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在轮到同伴开车的日子里,自己可以在饭后喝一罐冰镇啤酒。

夏天尘,25岁,《时尚先生》市场部工作人员。午餐是茶餐厅的烧腊双拼饭,花费30元。夏天尘还记得两年前,10多元钱就可以吃一个质量不错的盖饭,而现在则要20多元。“现在10多元钱的盖饭,怎么吃都有一股潲水油的味道。”

高思蓓,24岁,影视后期制作。午餐是便利店买的寿司拼盘、卤蛋和饮料,共花费18元1毛。高思蓓的同事们经常一起聚餐,但她觉得过度频繁的聚餐会让她吃不消。“我尽量只参加人均40元以内的聚餐。如果聚餐,我会在第二天中午吃省点。”

严滢,18岁,餐厅送餐员,月薪1700元。午餐是餐厅提供给员工的烩面。严滢每天至少要送餐20趟。两点半,午饭点过了以后,她的午餐才开始。严滢说:“经常吃着吃着饭,一个订餐电话打来就得丢下饭碗。等回来,饭都凉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