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常不公平,新知杯算毁了

(2011-11-18 22:50:58)
标签:

教育

分类: 育儿记

转自:http://ww123.net/viewthread.php?tid=4795941新知杯比赛到底是为了选择优秀学生,还是为了赚钱?

就在各区认认真真搞新知杯选拨赛的时候,数学学校突然能直接拿到决赛资格,而且还不是公开通知,谁碰到运气谁就有资格,这个说明了什么?到底这个比赛还有多少含金量,多少学生为此而做的努力,是不是浪费了?把决赛变成海选?
既然有各区选拔赛,就应该遵守规则,否则就是对选拔进入决赛的学生不公平,对没有在业数读书的学生的不公平,对努力学习学生的不公平,更是新知杯不能抹去的污点
新知杯算完了。既然业数的学生可以参加决赛,不如取消各区选拔,就在业数中内部比赛就可以了
既然能有额外名额,到底有什么不可见人的利益?
既然能够不通过选拔参赛,还能让人相信不会泄题吗?决赛还能有公平吗?
想开点吧,今年新知一等的已经一样要参加自招考试了,明年可能更不看重了。
拿到名额又如何,新知得奖又如何?
很多区已经完成了初赛,名单也已经出来了。有些初赛成绩很不理想的,因为在业余学又获得了决赛名额;而有些初赛成绩相对好的(但没进区名额),因为没在业余读就不能进决赛。不公平呀
游戏规则要早定,为什么要中途变卦腻?这比赛太儿戏了
政策应该有他的严肃性和延续性,任何中考和高考政策,都是指明从**年开始执行,即便业数学校今年要更改政策和规矩,至少要通知到所有与此有关的人,这个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在行使任意改动规则权力的同时,应该想到同时存在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谁去了,谁知道,没去的,就算了。现在还有很多没去上课的同学,还不知道可以报名。
    的确象前面家长讲的,他们在毁这个竞赛,无太多话可说了。
一个商业公司---上海新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把赚钱放第一位,是目的,无可厚非,有啥好质疑。
选择优秀学生只不过是为达到目的而喊的口号,谁会当真。
各种杯赛的兴起,缘于取消统考,可当初取消统考,不也是一大堆理由吗?
各种杯赛的规则,是由主办方决定的,是为公司利益最大化服务的,对公平的理解有不同解读,你可以用脚投票,不凑热闹,没人强拉。
查了那个破证书(真的爆破,随便哪个证书都比这挺刮许多),是上海市数学会,上海市数学会中教委员会发的。莫非是那家啥文化发展公司的分支机构?
新知杯靠什么赚钱?看到有不少培训机构打着新知杯的名义在搞考前辅导。莫非有分成?
)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活动(上海赛区冠名“新知杯”)
  此项数学竞赛主要和上海数学会、中教委员会联合举办,竞赛成绩优秀的前45名学生可直接进北大、清华、复旦、交大4所名校,二等奖获得者可直升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科技大学等。另初中的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138名可直升50所示范高中。此项竞赛报名人数多、含金量较高,是选拔尖子、重点培养特色学生的平台,在国际上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是上海数学会、中教委员会发证,上海新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挣钱,大家分
真是业数的造就了好学生?不是吧,因为业数可以参加一些竞赛,学费又低,一些有实力的学生就在那里挂名,交钱和考试时才去,其实这些学生都在其他课外的奥数班上课,甚至除自己学校外,读好几个地方,根本没精力在业数上课。那些奥数学校也会贴出新知杯获奖的名单进行宣传,不会比业数少。
我不否认,如果一开始就是规定不限名额随便报考,就不存在不公平。但是在各区选拔后,落选的居然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决赛,就是对已经进入决赛同学的不公平。
就好比四大自主招生,如果说第一关笔试说可以进入100人,其中一半可以通过面试预录取。突然你在面试时得到通知,面试的人又增加了100人,那是你还会那么淡定吗?
奥运会也不是限制一个国家的参赛人数吗?
不讲规则,随心所欲,只为了自己创收,今天如此,将来又会怎样?
顺便说一句,我们是自己在业数报名考上业数的。不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是的,我也是这个想法,临时改变游戏规则就不对,实在要改,应该召告天下,通知到所有利益相关的人,这点很重要的,只是怕这样乱搞,很多家长都认为会毁了这个比赛,让很多人的努力都白费了。跟得奖不得奖,和是不是业数的学生关系都不大,跟吃不吃着葡萄就更没关系了,只是对公正、严肃性的一个质疑。你怎么知道我们不是业数的学生呢?
那个“数学业余学校”本来就是为了攒钱,老师上课象走马灯,好多优秀学生掏钱不上课,占着位置就为了有比赛入门证。试想等哪天没有了这个入门证,还有多少好学生去报名这个学校?哈。。。。
修改规则的确不合理,本来各区限制名额可以提高比赛的趣味性(残酷性),也可以增加一点点偶然性,这样对赛事本身也是很有利的。
如果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随便报名,别的国家基本就要取消这项运动了。世界杯足球赛如果随便报名,我们大概也就不去折腾了。
IMO如果随便报名,上海都有可能拿团体冠军。
解释权在主办方——所有的游戏都是这样的,他说怎么玩就怎么玩,还管什么“公平、公开、公正”。
为了赚钱——这个是不用问的,选拔优秀学生对于任何竞赛的主办方来说毫无意义的。主办方的目的就是钞票。
上述两点我们都可以置之不理。

但,最,最,最要命的是有些高中的自主招生偏偏看重这个那个竞赛的。

如果所有的高中自主招生都无视这些竞赛、证书,看那些主办方还玩什么玩!
暂不评论这次修改规则的内容是否合理。先看看改规则的时间吧,你组织游戏,规则当然可以由你来定。但你总不能先定一个规则,大家开始玩了,玩到一半你又出来改规则。这说明:1、这比赛是很随便的,2、你们的组织工作是很不认真的。
由这两点不难看出这个比赛以后的发展趋势。
学校乱套了
预初的也要新知杯的名额了!初一的跟初二的干上了,初二的跟初三的干上了,初三的变成了冤大头,好不容易在区赛里,刺刀见红,拼了个出赛权,结果要把名额转让,孩子哭,家长闹。聪明的校领导一声令下,初三的统统去储能中学搞,这下可好,初三的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他妈的是啥跟啥呀?懊悔、胸闷、挖塞,呵呵,无巧不成书啊,这消息越传越远,其他学校也有耳闻,也连忙行动了,我的天哦,一时间,储能那里传来了声音,上边没给那么多名额怎么办?再举办一次考试!

没办法了,一切乱了套了。



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高手下棋,只赢半目。
当世界乒乓球比赛变成一个国家的国内比赛时,这个项目的普及意义还有吗?还有必要进行世界比赛吗?
所以,我认为业校的当务之急是把优秀的生源和师资尽可能的分散开,削弱强校的实力。对于传统强校来说,以往的成绩已经证明,你是大头、人家是小头和零头。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把其他人全部赶出这片场地,而是尽可能地保留一块场地来证明你是永远的大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