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为什么农民会当老板-少谈输在起跑线,多讲赢在
(2011-09-02 17:26:23)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为什么农民会当老板-少谈输在起跑线,多讲赢在终点(二)作者:樯谷
中国有句古语叫“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把知识份子贬得一钱不值,冤吗?在现代美国有比尔·盖茨、约翰·钱伯斯和当今大红大紫的史蒂夫·乔布斯,都是些大学没有毕业的成功人士,道理何在?
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是低学历的领导高学历的,撇开学历产业化的因素和敲门砖的作用,我认为这种现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古今中外学校教育的副作用,教育会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我把人的思维归结为如下二种基本模式。
农民思维模式:中国没有读过书的农民,其朴素的思维方式是纵向的,如种庄稼,撒下三到四颗种子,期望的是上百倍的回报,底线是颗粒无收的年景。这种农民式思维结构是期望和底线之间的权衡,是风险与得益的比较,所以农民式思维是风险型模式。
读书人思维模式:我们现行的教育方法是标准答案已经在老师那里,学生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思考得到答案该走那条路,思维模式是多路径横向的比较选择,书读得越多,这种模式越得到强化,“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其实就是讽刺读书人的犹疑不定特性。读书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结果是只能做参谋,最多加个“长”,商业时代就叫职业经理人。
谷子说:教育越成功,越远离人的思维本性。农民害怕颗粒无收,风险啊,因此脸老是板着,所以农民是老板。读书人做的是参谋,没事就把经营中问题进行梳理,所以叫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