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大学能否形成冲击波

标签:
教育 |
分类: 育儿记 |
http://qun.qq.com/cgi/svr/chatimg/get?pic={13055294-013A-FC07-6F6B-8CAF885DEBBB}.jpg&gid=137543308&time=13007753071
由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共同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已进入正式筹建阶段,将落户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近年来,多个省市高校都在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之路。英国诺丁汉大学与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合作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所国际知名高校的中国分校,校区氛围完全参照诺丁汉大学的风格,教学体系也完全同英国本部接轨。英国利物浦大学与中国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这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所以理、工、管起步,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国际大学。
目前不少国内高校表现出国际交流合作的迫切愿望和浓厚兴趣,例如复旦大学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政治学院、伦敦经济学院等陆续建立了合作培养新闻、管理、国际政治等专业人才的计划。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复旦大学设立中国办事处,旨在联合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介绍说:“我们招生时会结合国内高考和美国纽约大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模式选拔学生,同时面向全球招聘教师队伍。”
上海纽约大学建成后,华东师范大学将派遣行政管理人员挂职,部分教师将参与到上海纽约大学的教学中,还将成立联合研究机构。俞立中坦言:“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合作,去解剖一所国际一流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反思自身在发展中遭遇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有专家指出,我国目前仍处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初级阶段,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报考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宁波的分校,仍然要通过高考途径而非推荐录取,那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还是会选择出国去本部就读。至于成绩优秀但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既然躲不了高考,那还不如去清华、北大等本土名校。”熊丙奇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知名大学在招生、培养、管理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做法,推动国内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仇逸俞菀)
转自新民晚报社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