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指甲上的小月亮长出来啦!

(2010-12-30 14:45:49)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养生

指甲上的小月亮,可以从一个侧面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用了完美半年多了,我的指甲,从最初的4个小月亮,现在已经增加到6个了。真开心!

谈谈指甲上的半月痕

(一)什么是半月痕
在指甲下方五分之一处,出现一条白色弧形的痕迹,这就是半月痕,也有人称之为小太阳。指甲半月

痕是阴阳经脉界线,是人体精气代表,也称为健康圈。半月痕发育,受营养、环境、身体素质影响,当消化吸收功能欠佳时,半月痕就会模糊、减少,甚至消失。半月痕状况,显示出人体健康状况信息。

(二)半月痕的作用

中医学说:爪为筋之华,血之余,气不耗归于肝为血,血不耗归于肾为精,精不耗归于骨为髓。这就是精髓的由来。精髓也是元气所在。半月痕由于显示的信息正是精血气的状况,可见其重要性。

元气的作用:

1、濡养全身五脏六腑。

2、推动五脏六腑气血的正常运行。

3、抗御外邪(免疫功能)。

4、长寿抗衰老物质。

5、遗传物质。

中医有句话:精足人壮,精弱人病,精少人老,精尽人死。由此可见,精髓元气的重要。日常生活里,及时恢复精气神,保养好身体,有利于身体健康。当精力不足时,重要的补充首先是蛋白质。

中医说:“精血不足补之以味。”就是说要补充蛋白质。优质蛋白质以中性为好,如奶类、蛋类、豆类、鱼类、黑色食物(逢黑补肾)、种籽性食物、胚胎性食物等。坚持一月可看到半月痕出现,精力得到恢复。  
(三)正常半月痕

1、数量:半月痕的数量,双手要有8–10个为好。

2、形态:半月痕的面积占指甲五分之一为好。

3、颜色:半月痕以奶白色为好,越白越好,表示精力越壮。 
(四)不正常半月痕

1、半月痕少:半月痕越少,表示精力越差,体质越寒,也就是免疫力弱,身体手脚寒冷。

2、不正常半月痕三种类型:

① 寒底型——凡半月痕越少越寒,无半月痕为寒型。寒型表示体内阳气虚弱而阴寒较旺盛。

这种人脏腑功能低下,气血运行慢,易疲劳乏力,精神不振、吸收功能差、面色苍白、手脚怕冷、心惊、嗜睡、容易、反复感冒,慢慢精力衰退、体质下降,甚至痰湿停滞、气滞血瘀、痰湿结节,易生肿瘤。

② 热底型——凡小指也有半月痕者,均属热型。热型的人,其半月痕都大于指甲的五分之一。半月痕增大,表示人体内阳气较旺盛,脏腑功能强壮,身体素质较好。但在病症情况下,则是阳气偏旺盛,这类人,脏腑功能亢进,可见面红、上火、烦燥、便秘、易怒、口干、食量大、不怕冷、好动,甚至血压高、血糖高、易中风。

③ 寒热交错型——凡半月痕的边界模糊不清、颜色逐渐接近甲体颜色者,属寒热交错或阴阳失调。初期:半月痕边缘开始不清,如放光芒状。中期:半月痕开始缩小。后期:半月痕逐渐减少并消失。

3、半月痕面积

① 半月痕面积小于指甲五分之一,则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如半月痕突然晦暗、缩细、消失,往往会患有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小孩子没有发育之前,是没有半月痕的。大人夜生活、性生活过多,半月痕也会消失,也很难长出来。

② 半月痕大于五分之一时,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4、半月痕的颜色

① 奶白——表示正常,这类人精力强壮,体质好,身心健康。

② 灰色——表示精弱,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运行,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③ 粉红——与甲体颜色分不清,表示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肮等病症。

④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头晕、头痛、脑动脉硬化。

⑤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引起药物和重金属中毒。 
(五)半月痕与五指关系

1、拇指半月痕——关连肺脾

呈粉红色时,表示胰脏机能不良,容易感冒、反复感冒、疲劳,严重时易患糖尿病。

2、食指半月痕——关连肠胃

呈粉红色时,表示胃、大肠的循环不良,食欲自然减退。

3、中指半月痕——关连心包经、神志

呈粉红色时,表示精神过度紧张,易头晕、头痛、思路不清、脑涨、失眠、多梦。

4、无名指半月痕——关连内分泌

呈粉红色时,表示运行于无名指的三焦经发生异常,易体质下降、阴阳失调,人容易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感,女性会得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5、小指半月痕——关连心肾

小指一般很难长出半月痕,出现时,多为热症。呈红色时,易患严重的心脏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