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生回国,摘下光环只能给同学们打工

(2010-10-20 08:52:22)
标签:

教育

分类: 他山之石

转:海归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名字,他们远赴世界的某个角落,学习几年回到家长,受到了家乡人羡慕的目光。然而,海归的名字再响亮,也只是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他们曾经成绩差的同学们,如今已经创办了企业,或是成为了公务员,无奈之下,这些海归只得摘下光环,为同学们打工了。

一些人拼命的往外国走,而一些人拼命的回国,为什么?海归的人群很简单,就是觉得国内有发展空间,而国外已经人才饱满,自己有某某大学博士学位,又是某某机构的顾问,带些外国文化回国,将成为香饽饽。海归们想的,也就是一些人的思想,会认为海归们是“有见识的人”,从而重用他们。 

其实,留学生们过的日子也并不见得那么潇洒。之前网上传着一个贴子,说某所大学的留学女生们,都用LV手提包,但幕后却有着不可告人的东西。然而,一位在美国波士顿的中国留学生,却写下了令人感叹的文字。她说,由于家庭贫困,每个月只有固定的生活费,通常不外出,不和那些穿名牌的留学生走在一起,有时候还被称为是怪物。有时候就想着早点回国,能找一份像样的工作,外国留学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如今,海归已经不新鲜了,走在北京的中关村,到处是大学生,中国已经出现了上层人才过剩的现象,缺少的是基层工人,那么海归们这个时候回国来创业,已经没有了资源,参加工作,却又只能像新员工那样从头开始。在中国,讲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海归们与其在其他人的公司上班,不如到同学们的企业里打工,这样也算是多得一份尊重。

在创业面前,人人平等,政府号召海外华人回国,提供发展平台,但国内的形势就是如此,基本上的产业都已经是饱和状态,在没有固定资产和特殊关系的情况下,海归想做垃圾王,大街上却没有垃圾捡,如何的生存?为此,海归大多数都不会创业,会选择打工。

想一想,出国多年,竟然在同学的公司里打工,半分窝囊,半分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