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ZT 国内报道过度夸大那些考入藤校的小留学生们
(2010-09-06 13:57:14)
标签:
转载 |
作者
CAT69
整天看到那些国内的报道说XX中学的高三学生被美国多少所名校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吹牛吹得个天昏地暗的。实际这里面的内幕又有多少人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呢?
我大学同学的外甥,去年于国内一著名中学毕业,全奖入MIT读工程,昨天他小姨告诉我,成绩一般,明年的奖学金没申请上,全家人为他的学费发愁。我说他不是以多少门SAT满分的成绩入学,还被好几家报纸吹得玄乎其乎的吗?我同学叹气说,国内的应试教育王牌“新东方”只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让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好学生的托福得高分和门门SAT拿满分,再花钱让留学中介机构把各种申请材料装饰得美轮美奂,且有不得全奖之理。可是真正入了MIT这种藏龙卧虎的藤校,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就一览无余了。首先英文的应用根本和北美本地的孩子无法比,这表现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提问上。其次是做project,北美小孩从小就有很好的训练,知道如何立题立意,如何收集材料,以及最后的报告形式都有章有法,而大陆来的孩子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得高分,哪见过整套project proposer这阵势。而且她外甥还说,MIT的学生都玩命学,努力程度一点不比他在上海读书时差,反而是他自己一路下来那根弦绷得太紧,现在再累一些就有要断弦的感觉。他觉得北美学生知识面比大陆学生要广,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更厉害。大陆学生的强项还是在计算和数理逻辑推理上,但毕竟这个最后的考试所占成绩的比重是较少的。总的来说,他外甥觉得挺吃力的,虽然成绩不是太差,但主要的奖学金已经没份了。而且他中学其他同学分布于其他名校的普遍反映都和他一样,孩子们从那种光环围绕下一下子掉下来,那种挫败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呢,以后大家再看到国内这种类似的报道,就要一定程度地带上有色眼镜了,切勿太信以为真。再说了,怎么就不见他们对这些“牛孩”的跟踪后续报告呢?
网友评论:
草草了事:终于看到了说出这问题的帖子,非常好。每回看见这里有人说(意思是)北美入藤校(泛指排名靠前的学校)的孩子的成绩,不及国内考上本科(甚至大专)的一般学生,就忍不住好笑。估计凡随着孩子走过高中和申请大学路程,且孩子已在大学就读了一两年的爹妈们,看了这种说法都会有点忍俊不禁。说出这样话的人,八成是没有较近距离地接触到一些这里入藤校的孩子。这些孩子们十有八九都从高中一路披荆斩棘,奋发向上,全方位努力(包括义工,有薪工,领导团体,文艺体育,以丰富多彩的学业代替光知埋头做题考试等)过来的。他们中的多数人,能在大学里较快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继续发亮是不奇怪的。国内应试教育的相形见拙也是不奇怪的。当然国内出来的不少真厉害的孩子也能很快调整过来。
不过说那孩子成绩还过得去,却已失去MIT奖学金,就有点奇怪。MIT没有merit based 奖学金,只有need based 助学金。只要孩子成绩还过得去,是不会失去need based 助学金的。有没有可能孩子的成绩比想让父母知道的还略差些,已到了被置于probation 的地步?
Lucky8910:你也说得非常好,国内来的学生,最好读研究所,本科要求读的学分多,课程面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求相当高。
cosmo22: 不好以一是成败论英雄。我们这一代中明显的感觉到这里读研的和本科开始就在这里读的功底不同. 还是希望看到国内能有更多的孩子来这里读本科. 到是不一定非要进顶尖的名校
Hostas:和我昨天听到的很像。朋友的孩子(Duke)说的。小留学生考试非常厉害,全班第一,分数可以遥遥领先。做试验,project,变成倒数第一。
Study:能生存下来就不简单。说句埃砸的话,以第二语言,能够直接进入,并幸存于国际级别名牌大学,已属相当不容易了,应当是很优秀的了。很不同的系统下能应付下来,不是件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