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古润金:因为追求而完美

(2010-07-07 18:43:41)
标签:

转载

分类: 健康养生

前言
    历史常常发生一些震撼人心的事件来给一个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丰富而又精彩的注脚,同时也把一些时代精英人物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这是历史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因为有了这些人物,而变得丰富多彩。
    这种智者和英雄的意义在于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人物,需要他们的知识、智慧、良心、意志和脊梁,他们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样的人物越多,那么,这个时代的价值也就越高。
    毫无疑问,古润金,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智者和英雄。或许,他并不是刻意去追求这个智者和英雄的光环,而是在人生行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生命中最本原的东西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造就了他的完美人生。

    2010年6月13日,扬州。在扬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的会议中心里,花团锦簇,掌声雷动。
    马来西亚内阁卫生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先生,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拿督林祥才先生,马来西亚内政部副部长拿督李志亮先生……
    中国禁毒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张世瑷将军,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副会长王春贵大使,江苏省扬州市市长谢正义,广东省中山市副市长韩泽生……
    主席台上49位嘉宾来自世界各地,为了同一件事坐在一起。
    这一天,是扬州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开业之日。从马来西亚到中国,从广东中山到江苏扬州,完美的路越走越阔,也越走越辉煌。
    马来西亚内阁卫生部部长拿督斯里廖仲莱先生在庆典中说:“完美是马来西亚的骄傲。”
    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的国歌分别奏响时,完美公司董事长古润金伫立着,眼睛望向远方。这一双眼睛,从马来西亚到中山,从中山到扬州,掠过千山万水,掠过万千风浪,坚定中,总有着一种寻觅,一种追求……
    这一刻的完美,连接了中国与马来西亚。
    这一刻的古润金,有无尽的故事。

 

他们怕他们的文化不见了
    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他们当中23%的人口为了一种语言而奋斗,为了一种语言而倔强。尽管这个国家不承认这种语言的学历,但依然不能阻碍这23%的人口190多年来的坚持,足足三代人的奋斗。
    这种语言就是华文,这个国家,是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中国以外,华文教育最为普遍的一个国家。
    古润金出生于1959年的马来西亚吉隆坡。
    古润金的祖父在19世纪末被“卖猪仔”来到马来西亚。祖辈的教训是“不要忘了我们的根在中国。”在祖辈的谆谆嘱咐下,古润金知道了古老中国,那里有他的遥远桑梓地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让大马香山人可以引以为豪的伟人孙中山先生同样是他心中的骄傲。
    也因此,他有了始终挺起脊梁的理由。
    但除此之外,那时候困扰古润金的,还有他身上负荷着的华人在马来西亚独有的身份情结。
    也许,在马来西亚长大的华裔后代,都会有这种说不清的情结。
    如果说语言是家,我们常常是身在家中而不觉有家的感觉。而对于飘洋过海移居他乡的华人来说,尤其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来说,保留母语,延续对后代的母语教育,是他们生命赖以存在的家。1819年在槟城开设的五福书院,已度过了她190岁的诞辰。她是马来西亚最早最具规模的私塾,是中华文化教育先行的理念的见证。
    然而,1948至1955年,英殖民地政府在马来西亚中学“改制”,即将各母语教育学校改变为英文教育学校。马来半岛70所华文中学,除三所改制之外,其余仍保持为华文中学。
    1960年,马来西亚国会通过规定:只许有两种中学,即“全部津贴中学”与“独立中学”,停止对所有不接受改制的学校的津贴,从此开始了长达近六十年马来西亚完全由民间经营的华人“独中”传奇历史,创造了海外教育史上,少数民族为保护本民族文化而独立支撑教育事业的一大奇迹。他们得以接受教育的学校,都是华人你出一分钱、我出一分力捐建起来的。古润金那时候就是在一所慈善人士捐建的独立中学读书,免除学费负担,才得以完成学业。
    “他们怕他们的文化不见了。”古润金说。
    祖辈和父辈们为守护民族文化而苦苦奋斗的历程,感动也鼓励着古润金。
    少时的古润金在吉隆坡的大街小巷派过报纸,推销过保险,卖过年货。后来古润金做过房地产、建筑、服务、金融、美容、健康食品。 他艰苦创业的前十数年里,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当他的事业稍稍有些起色的时候,他已经习惯如他的祖辈和父辈们一样,如大马的大部分华裔一样,为捐建华校,为马来西亚华裔的母语教育出资出力,为马来西亚的慈善事业奉献着一份自己的力量。

    ……

    (全文请看《侨星》2010年7月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