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是“幸运十年”那一代

(2009-11-13 22:36:49)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风云鉴

旺网的妈妈楼多多最近发帖,总结自己的十年买房经历。最后,感慨到,我们这代真的很幸运。为什么呢?因为作为70年代人,我在大学教育收费之前读完了大学,扩招的影响显现之前找到了好工作,房价较低的年代买房换房,所以能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为孩子的抚养教育和自己的养老储备了一大半的资源。66年到75年期间出生的人,都是幸运的,只要不过于保守,踏准节奏,教育就业房子车子该有的都有了,至少我看到的身边的这群人是这样。

想想自己,虽然从小家境普通,但童年还是轻松快乐的,不用像现在孩子那样到处上培训班,考英语星级,攻奥数,学费也便宜;那时候的老师对我们从现在看来真的是太好了,非常敬业诚恳,从来没有听说过送礼红包之类的事情;中考高考大家凭本事,进了大学免学费,大家都很公平,起点一样。找工作的时候正在经济刚发展的阶段,机会很多。买房子嘛,别提了,我觉得像我们40岁上下的,如果有2-3套房子应该是很正常的,如果现在还跟父母挤在一起,那是他个人的眼光思路有大问题。看来我们就是“幸运十年”的那一代了!
楼多多在帖子里这么说:

八年间,我买房六次,贷款四次:
2000年        金桥都市花园        建设银行38万
2002年        文化佳园                上海银行60万
2003年        佳龙花园(2套)        农业银行71万
2005年        三亚时代海岸        无贷款
2007年        第九城市                工商银行150万
2008年        金月湾                无贷款
卖房三次:
2003年        金桥都市花园        盈利24万
2004年        佳园花园其中一套        盈利40万
2007年        文化佳园                盈利194万
另外2000-2003年期间因买房退税22万。

现在有房四套,浦东第九城市(购买价435万)、杨浦佳龙花园(帐面盈利约100万,现出租2800/月)、崇明金月湾(成本110万,预计还要支出税费装修费等35万)、三亚时代海岸(帐面盈利50万),和一笔余额145万的组合贷款。

估计接下来要歇好多年,有望在儿子读完初中之前不再搬家。而且,LG已经放话出来,下次要换,就换老公吧,别换房子了,他折腾不起!

最后说一句:我不是多军,也不是空军,过去九年(2000-2008)每一次买房,起因都是为了自住。
今年以来,又有些许新变化。

上海楼市经历了2008年中到2009年初的下跌之后,今春又复苏了。但是经济形势并不好,而且可以说在恶化:裁员、减薪的消息越来越多。我们公司也不止一次裁员。

今年三月份,我的二宝不期而至,眼看生活成本将要节节上升,每月贷款负担又不轻,未来怎样不知道(比如降薪?甚至失业??)我终究是个胆小谨慎的,就把杨浦区的那套房子(正巧租约到期一时没有找到新房客)出手了。四月底出售的,所得资金一部分把联洋那套自住房的商业贷款全部还清(留下公积金贷款,完全用每月公积金充抵), 其余的资金, 基金和股票分别投了一些, 还有一部分正在找投资方向. 虽然房产很热, 还是需要一些流动性更好的金融资产, 鸡蛋也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卖早了,比起当初买进的成本价,还是净赚了110万。

最近半年的市场,大家都看到了,不必多说。我四月份卖掉的房子,放到现在应当涨了有五十万吧,不要多想,不要多想。

现在盘点一下我的房产,有房三套, 无贷款。
(1)        联洋的自住房,经过大半年的疯涨,比当初买入的价格涨了约有100万;
(2)        崇明的房子,跟着上海楼市普涨的东风,以及最近长江隧桥通车的热炒,市场价格又上一层楼,估计比买入价涨了约35%;
(3)        三亚的房子,估计这一年里也涨了,等下个月父母去过冬的时候实地考察下最新行情吧。

年底老二即将出生,父母年迈体弱, 喜爱过清静清闲的日子,在帮我搭手照看老大三年之后,今夏已告老还乡去也;老二出生后就全靠找个好阿姨照顾啦。目前的房子一家四口加两个阿姨也够住,在联洋,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初中的读书问题都不用担心--东方幼儿园+进才实验学校。今后几年,真地不再折腾房子了,好好抚养宝宝,好好享受“无债一身轻”的生活。想买的,想玩的,统统满足自己,三十好几奔四的人了,我要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最近迷上翡翠,是个很能烧钱的嗜好。)

总结十年买房卖房经历,最直接的成果是家庭资产的快速增长以及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这主要归结于运气好,生逢其时,作为70年代人,我在大学教育收费之前读完了大学,扩招的影响显现之前找到了好工作,房价较低的年代买房换房,所以能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就为孩子的抚养教育和自己的养老储备了一大半的资源。

据计算,这些年四套房产出售所实现的差价收益,加上2003年之前买房退税所得、2005年以来股市斩获,恰好等于我自住房的买入价格,现在住的是赚来的房子,开心一记。
接着,有妈妈跟帖了——

跟LZ是同时代的人啊,MS许多地方很象。
99年第一次买房,原因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空间,不想和公婆还有LG的奶奶挤在老房子。我们看过莘庄,莲花路那里,但当时实在是人烟稀少,设施不全,放弃。而且当时手头无存款,工资很低(二人加起来5000左右),只能找首付10%的房。后来我们以28W的价格买了一套76P的大楼房子,一室二厅。房型一般。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窝。而且当时正开始退税政策,我们的税也小退了一把。现在GP住在这里,没租金收入,但GP的动迁款贴了我们一些。
02年,我换了单位,税大幅提高。而且前面一套房子的税也退光了。想想还是要赶退税的末班车。某天和LG骑车逛街,正好逛到该楼盘,进去一看就喜欢了。当场付订金1k元。也没比较其他的地方。当时58W买了122P的小四房二厅二卫。03年欢天喜地的搬到新房。儿子在当年读了小学,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小空间,他好开心。
08年,我又换了单位。手上有了积蓄,又开始蠢蠢欲动。08年订了一套房,但因种种原因退掉。09年,实在还是想买,于是又在热火朝天的楼市轧记闹忙,210W买了一套只有90P的房,当然也是贷款的。这套房主要是改善我父母的住房条件。
十年间,通过努力,我们拥有了三套房产。我们不是炒房一族,也没有闲钱投资,但是对生活好品质的向往,还是一步一步换来了今天的成果。年近不惑,不想再在楼市上折腾。接下来的目标是和LG开开心心地实施旅游计划。

另一帖——

66年到75年期间出生的人,都是幸运的,只要不过于保守,踏准节奏,教育就业房子车子该有的都有了,至少我看到的身边的这群人是这样。
不用折腾,也能达到LZ一样的结果,当然可能房子大小区域有区别,收入和LZ有差距,但是,都是有点身家的。
之后出生的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是能力问题,是生不逢时啊……(极少数人精除外,如江南春)
出生在我称之为幸运十年的这批人,如LZ,听到他们的奋斗和成功,大家都会由衷地赞叹,为他们的努力、眼光和实干而喝彩,他们的成功多半是靠自身能力,好的年代给了他们帮助,他们的成功没有任何道德上的亏欠。这才是最精彩的……
可惜的是,幸运儿们目前止步于经济地位,身居高层的不多,所以话语权吗,就一言难尽了!
那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目前身居高位的人,也见到不少。嘿嘿,这些人啊才是真正掌握话语权的,而且身家与幸运十年出生的人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哼哼,说佩服是不够的,俺心里经常想到的是三个字:算你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