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迎战小升初

(2009-05-29 18:04:38)
标签:

教育

分类: 育儿记

下学期儿子就4年级了。小升初就在眼前。怎么办呢?

目前的计划是:
今年暑假,我帮儿子报了学而思奥数暑假连秋季的奥数提高班(读了近1年的基础班,看看是不是可以提高一下,那里的老师很好的,老师也认为他可以的),也就是双休日上课;周六下午依然是SBS1小班,然后是8月中旬考英语2星(去年找错了培训地方,像没学似的,没考好,这次是SBS老师1周花2个晚上教,暑假,老师本来就是考官;明年暑假准备考3星)。
其他的,本来很想让他补作文,但好像跟快乐大作文冲突了。
要么就多泡图书馆看书了。游泳肯定要的。
暑假再安排青岛或者新疆的旅游一次。
可能我们小升初会选择以理科为特色的学校,根据孩子的特点。进才实验学校(浦东最好的公办学校之一)保底,因为户口在那里。
去年鼠牛妈女儿的小升初搞得我感同身受,今年表妹女儿的小升初让我心惊胆战,基本上,我已经把上海各名校的排名都背得出来了。我有个同龄群友,生了对双胞胎儿子,一个在上外附中,一个在延安中学,她说,买了好几本怎么培养哈佛孩子的书放在枕头上,我晕!周围太多优秀的孩子了。
我也听说有的家长没有择校的想法的,孩子成绩班级数一数二的,明明有挑战名校的实力,但最后什么学校也没去考,只是找了个浦东还可以的公办学校。我觉得如果有能力,还是应该给孩子机会的。家长如果经常泡旺旺网的,我想都不用太愁她的孩子的。儿子班级有很多家长是从来不泡旺网的,有时候还会问我哪里有班可以上。有时候想,我是不是中了旺旺网的毒呢?
又要孩子升好学校,又怕孩子书读得太多而厌学,希望他有童年的快乐,我总是在平衡中找出路。希望明天会更好吧!
同样我也很欣赏让孩子跳一跳的说法,儿子学校今年有个女孩进入了上海最牛的初中上外附中,本来目标是克勒的,跳一跳进入了120名。这是本来就很优秀的孩子的做法。而本来成绩普通的孩子怎么办呢?
特别是男孩子,成熟得晚,有的玩性还很重,但事实证明,有的男孩子往往到了初中甚至高中才出挑。这时候,家长在择校中应该引起重视。对于成绩,快速地增长或者不是很容易,但学习态度、习惯,为人处世方面,是应该把握好的。昨天下午,儿子做完作业去小区玩,我去找他,立刻就看到进才北校的一对穿着校服的男女学生就在小区里紧紧拥抱着,这样的情景我看过多次了。我想,让孩子去一个学习氛围好,校风正的学校太重要了。
周围的朋友说,对于晚开窍的男孩子,家长要懂得拉一拉。有个朋友的儿子现在已经在交大读硕士了。当年,所有人都知道这孩子成绩不好,但家长没有放任他进普通的学校,而是采用跳一跳的方法,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进了较好的学校(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是中上的名校),虽然在学校成绩不怎么样(好像高中的时候上来了),但风气好,跟好学生作伴,接受良好的师资教育,慢慢就提高上来了。
所以,我赞成家长拉一把,让孩子跳一跳。初中,对人生非常重要。
最后,转帖一个成功的家长的小升初总结(儿子学校的)——

小升初的总结

一直有热心的家长建议我们这些过来人总结一下小升初的历程和经验。网上好多家长也纷纷讲了很多很有道理的东西。这几天我们也大概整理了一下,发到网上,供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参考,谢谢老师们对孩子的栽培。

                                       09小升初总结
      随着5月17日上外分班考的结束,女儿的小升初算是告一段落了,在开始新的征程之际,觉得有必要总结一下,给自己和孩子留个回忆,如果能对后来人有一点借鉴和参考价值,那么就更让我们觉得值得了。
    女儿是属于比较阳光、懂事的孩子,从小爱看书,上小学后又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所以语文、英语学起来毫不费力,但每次考试也不是总能第一,属于学得轻松但不能精益求精的人;数学方面,情况差了很多,可能大多数女孩子的学习特点是长于记忆而短于逻辑推理吧,所以我们对于奥数方面的学习,一开始也没有硬性要求她,到四年级初,我们和老师讨论下来,对她讲,根据她的情况适合她的学校是上外附中。她就给自己制定了目标要考上外附中。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全家一起努力,终于实现了梦想。
现在讲讲小升初的准备和心得。
一)        准备工作:
四年级前,我们除了在学校提高班学习外,没有上语、数、外的课外培训班,孩子还是
比较轻松的。四年级暑假是最忙的时候,老师看了孩子的时间安排表都大吃一惊,10个半天的立泰小五班学习,赴深圳6天参加青少年口语大赛加考前几次的培训、钢琴考级(八级)、舞蹈考级、奥数学习、四星培训和考级、看书、暑假作业+一些课外作业的完成(比如小升初《上海重点中学初中入学招生考试模拟与训练》),时间都排得很满,孩子忙了整整两个月,确实非常辛苦,我们为孩子的坚持感到骄傲。
立泰的小五班一共四期,从08年7月读到09年3月21日考试,每期都坚持下来了,
通过小五班的学习和几次考试,孩子对自己相对的水平有个基本的了解,因为她在语文和英语方面比较好,增加了自己考上外和上外第一实验的信心,同时她也认识到奥数方面的差距,愿意多花功夫学习奥数,她认真完成小五班的作业,认真考试,最终从小五班那里拿到了面试资格。
    暑假过了四星口语及艺术考级后,五年级上学期参加了一些比赛(四年级时有些语文、英语的奖状,但小升初主要看五年级的奖状,四年级为辅),比如通讯杯英语听力比赛,英语现场写作比赛,语文的几个现场作文比赛,双语写作及朗诵大赛、春蕾杯语文阅读比赛,数学的中环和小机灵杯比赛等,语文和英语比赛都收获了一些奖状。(我们只参加比赛,不参加赛前培训,那个太花时间,觉得没意思, 刻意准备出来的奖状我们也觉得不值得).
五年级寒假和下学期突击英语阅读、听力和口语,一周练4—5次听力,做4--5篇阅读,周末练口语。先是从中考英语听力做起,之后做高考英语听力,部分阅读理解的文章请孩子听后口头回答问题, 考前做完了一本《中考英语仿真试卷》。考前2个月开始每周做点奥数题,主要为复习小五班的奥数题目,帮孩子理思路(有点太晚)。语文方面没有刻意准备,但孩子因为对古文有兴趣,一直自己听听看看唐诗宋词名句,背起来也很轻松,另外坚持看书,并看报了解时事。
二)制作简历:
    2月初的时候,网上热心的家长纷纷开始提供简历样本,看着五花八门的简历,心中有点乱,该做什么样的呢,后来热心的学姐家长给我发了她给女儿制作的简历,豁然开朗,基本按照她的思路,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做了一套简历,加上奖状,成长手册,一些照片等大概有四十来页吧。大概内容是:封面(把孩子所在学校,班级,所任职务,家里联系电话写得一目了然),孩子情况一揽表,孩子的自我推荐,家长的话,户口本复印件,奖状复印件(分门别类),成长手册复印件,社会实践的照片等。
三)和孩子一起选择要考的学校:
根据家里的位置,选了八所学校作为目标(说实话有些也是盲目跟风)。
1)        离家最近的罗山中学 (艺术特色班)
2)        户口所在的建平西校  (新校园漂亮,又在我们上班路,送孩子方便)
3)        浦东模范中学   (因为听说浦东中考优秀率高)
4)        竹园中学/ 张江集团学校(浦东地区好的民办学校,都拿到面试资格,但只参加了竹园的考试)
5)        上外双语(考虑到上学方便,过大桥就是,也是杨浦区好的民办学校)
6)        复旦兰生(朋友给孩子投简历时帮着投了一份)
7)        浦外 (校园漂亮,但不赞成住宿,如果孩子考不取其它好的公办学校,就选它)
8)        上外附中或上外第一实验 (俗称克勒) ---- 主要目标
四)过程:
   今年浦东部分学校是公开报名,比如罗山中学,竹园,不需要小学推荐,部分学校必须要学校推荐,比如实验东校,部分以学校推荐为主,比如模范中学,其中模范不考试,只看简历和平时的作业(目标此学校的家长要注意保留好孩子四年级下,五年级上的语文,数学,英语作业本,作文本)记得接收简历的老师就说了两句话:1)你们学校为啥不推荐你的孩子;2)作业本太少,看不出什么(其实已经把孩子最心爱的作文本交给他们了,孩子非常不舍得,因为作文是全优,而且有老师详细的评语),无语。
3月初分别投了罗山中学,竹园和张江,模范四所学校,之后在网上报了浦外。3月21日上外小五班考试,3月29日孩子参加了罗山中学的考试,没有回音。之后被学校推荐,考上了建平西校,有了保底学校,心中也比较笃定了,拿老师的话说,可以一往无前地冲刺了。4月9日接到小五班电话,说孩子通过考试,拿到了他们的推荐,只要填交上外附中报名表即可,简历不用投了,心中顿时欣喜若狂,赶着去交了表,虽然之前也有托朋友帮忙争取拿上外的面试资格,但通过孩子自己努力得来的,拿得最舒坦。期间受好奇心所驱使(孩子自己也想试一下上实的面试到底有多难),也参加了上实的网上报名,结果应该是沧海遗珠,这也是意料之中,因为孩子没有奥数证书。4月19日下午参加新竹园中学的考试(张江在同一时间,所以马上通知他们我们放弃考试),4月24日去浦外领取面试资格,4月25日参加复旦兰生的联谊活动(仔细看了名单,财大那场有182个外区学生参加)。4月28日接到竹园录取电话,5月4日参加了家长会,对竹园中学还是比较欣赏的,心中想,如果孩子考不上上外附中或克勒,又不乐意住宿的话,那就在建西和竹园中做出最终选择。
5月5日晚,在焦急等待2天后,终于接到上外派发的面试通知,5月9日上午8:30参加浦外考试,12:30参加上外考试,上外附中考完出来3点了,回家路上到上外双语交了资料,通知17日参加面谈。5月11日下午接到浦外录取电话,12日上午在上外附中网上查到孩子的面试号,意味着孩子终于考取了上外,既有点突然,因为没想到是120名内(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克勒班),冥冥之中又感到有点的必然,毕竟孩子付出了很多努力,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13日接到上外双语录取电话,谢谢他们看中我们的孩子,把机会让给其他孩子吧。
五)总结:
1)早树立目标,早做准备:
关于小升初,就像网上家长所说,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早点设立目标,早点准备,成功的机会也大,孩子日积月累的学习,也不至于太累。在此借鉴孩子同学的家长说的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给孩子的目标是跳一跳能碰得着的。定得目标太高,跳死也碰不到,会伤孩子的信心。因此定目标需要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孩子身边一些好友(好几个都是超级牛孩)有考上外,上实,华育,以及市北理科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同时考取几个好学校),都是早早树立目标,并为之开始努力的。女儿三年级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考证、参加比赛之路,从准备二级优秀考试开始,孩子对英语的学习有了很大兴趣,之后参加不少比赛,屡有收获,而每次能碰到比她强得多的孩子,她非常佩服对方,立志追赶,这点对孩子非常好。语文方面她喜欢看书,按她语文老师的话说,有了一定的积累,孩子会厚积薄发,语文肯定会好的,目前看来确实是这么回事。孩子在奥数方面没有天赋,以前也没想勉强孩子学,所以这方面起步晚,四年级暑假才开始认真学习,五年级参加了3个比赛,没有收获,但是孩子对奥数的学习从开始的害怕到愿意做做题目、讲讲思路,已有可喜的变化,学习奥数,对小升初以至今后数学的学习,应该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时间和精力还是花得很值得的。
讲到奥数,在此插一句,虽然有的学校提出不以奥数衡量孩子数学好坏、是否聪明,但我们考的几个学校(除了浦外),面试时或多或少会有奥数题,所以孩子如果没接触奥数的话,系统准备也好,临时抱佛脚也好,最好让孩子学一学。
对于小升初的准备,坦率地讲,还包括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方面,家长利用人际关系帮孩子找心仪学校面试资格的准备。什么都不能太笃定,因为小升初充满变数和意外。所以家长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多做准备总没错。
2)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
好多中学都要求孩子学生手册是全优,当然个人认为这个条件有点苛刻,因为每个学校,每个区对全优的评比和理解不同,全优并不能代表全部,不是全优不说明孩子比不过别人。但全优毕竟代表自己所在学校老师对孩子的认可,也说明孩子学习态度和成绩是不错的,学校学习搞不好,也很难想象可以在外面学得很好)。所以要求孩子认真学好课内、课外的知识(课外太多的补习并不可取,但既然去了,起码要对得起所花的时间),而孩子对学习有兴趣了,就事半功倍。
3)学会定位,学会选择,协同作战:
根据孩子的情况和他/她或你们对他未来发展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是最重要的。像我们这种就有点盲目了,结果搞得自己有点累(孩子倒还可以,她觉得多考考试可以多积累经验)。家长还要多与外界沟通,最好几个家长一起作战,即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也可减轻负担。我们在小升初的准备过程中,有孩子同学的家长、孩子的朋友自发形成一个小团体,相互交流信息,一起上辅导班。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多了几份力量,少了几分孤独,孩子也不觉得读书苦和无聊,这样大家相扶相持,走到最后,感觉轻松很多,孩子们也纷纷考取最理想的中学。
4)考前冲刺:
考前有针对性的冲刺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把以前所学内容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能让孩子熟悉考试的形式,在考试时马上进入状态。我们这次就是在孩子好朋友家长的帮助下,参加了浦东上外小记者班的考前冲刺班,上了6次课,3次模拟考试+集中分析以前上外附中的考试题,对于考试内容大致有了点数,收获不小。
5)心态要好,家长要适时给孩子减压:
    孩子都想进好的中学, 大多也都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身边不乏有孩子越想好,就越紧张,
考试状态越不好的情况. 作为家长, 调整好自己和孩子的心态,并适当给孩子减压很重要. 比如人家孩子录取了一起考试的学校,自己孩子没录取,不要慌, 不要急, 家长可以悄悄分析一下原因,但不要责怪孩子,没录取就当是过眼烟云, 让它轻轻飘过,因为还有机会,免得影响下一场的考试. 在孩子最心仪学校考试前,一定要给孩子减压,把孩子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女儿在上外附中考试前对我讲: “妈妈, 如果我考不取,你们会出钱给我读克勒吗?(孩子非常希望给我们省钱).”我毫不犹豫地告诉她:“只要是你凭本事考取的,费用再高,爸爸妈妈也会让你上的, 再说,再怎么样, 你360名总归能进去的。”孩子听了非常高兴, 考试完她出来,我马上问她紧张吗, 答曰: “不紧张,就是有点激动。” 我想,这就达到了最佳状态了.
事实证明她确实状态不错,发挥了水平。
    小升初的点点滴滴很多,好多是必须亲身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到的。希望后来的孩子能比我们准备得更充分,表现更出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