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真的是营养过剩吗?
(2009-02-28 20:42:24)
标签:
健康 |
分类: 健康养生 |
转:
有的人,有健康观念,也认为吃很重要,但自认为自己吃得很好,不认为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
这样的人很多。吃的好当然重要,而且是最主要的健康保障。但“吃得好”可能只是“吃得饱”,或“吃得爽”,不一定是“吃得够”。人体需要七大类营养素,其中至少40种是必需营养素(包括一种必需脂肪酸,9种必需氨基酸,15种维生素,15种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在体内要合成千万种化合物(如各种激素、酶、各种蛋白质、各种细胞的营养物质及中间产物等等),缺乏(或摄入不足)任何一种,都将导致化合反应的中断,造成人体缺乏一系列的化合物(可能多达几百种),反应出来就是一些列不同的病症。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患了很多种的疾病,在医院不同的科室来回挂号诊断,其实很可能只是缺乏一种或几种必需的营养素。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人每天都需要吃5~6种五颜六色的蔬菜,5~6种水果,而且要求不少于1斤。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平时难以保证每天足够的蔬菜水果摄入。加上现在农业的大规模化生产,普遍使用生长素和农药、除草剂,造成食物生长周期短,营养素大大降低,化学合成物质含量却大幅增高。加工食品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人工色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味精的使用日益增多,油炸、高糖的精制食品更是泛滥,造成食物所含营养素的下降。现代人亚健康的普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达73%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使得肠胃功能紊乱,消化吸收率降低。至于熬夜、喝酒、工作量大导致的营养素消耗量大,更是与三十年前长辈们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
这样的现状致使我们每日即使好好饮食,也只能摄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60%~70%,其余的30%~40%要靠营养补充食品来予以补充。来自纯天然、使用现代科学方式萃取的高品质营养补充食品,全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补品”。很多人特别是中国人,容易把营养补充食品想成特殊的“补品”,比如补气、补肾、补某些特殊功能的补品。实际上,现代的营养补充食品,就是来自一日三餐食物中的浓缩营养素,是在我们不能完全充足摄取人体必需营养素的日常饮食之中,做营养补充之用的。由于是纯天然的食品,它的出现只是加强了我们的日常饮食效果而已。
我们应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准,而不是依靠医学指标的判定来确定自己是否健康。如果把健康到死亡划分为1~8的八个阶段:1- 十分健康,2- 一般健康,3-身体较差,4-身体很差,5-有病,6-病较轻,7-重病,8-死亡。我们可以看到,医学指标把有无生病当作健康的标准,即使你已经身体状况很差了,但医学检查没有发现指标异常,照样说你没病(不舒服你就不舒服吧,搞不好说你是心里作用呢!)。可一旦有病了,指标不正常了,往往又告诉你没治。
我们为什么不高一点标准要求自己和家人呢?是否应该把健康的标准提到第2档,即“一般健康”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列出过健康的“十大标准”,比我们一般认为的“健康”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身体充满活力,不易疲劳,还要求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
我们利用安全可靠、高品质的营养补充食品,补充日常饮食中不足的30%营养素,使自己的健康水平提高,远离疾病的发生,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