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國家長應讓孩子學會放

(2008-10-18 17:39:55)
标签:

教育

分类: 育儿记
今年秋季開學以來,上海連續發生多起中學生自殺事件,僅開學兩日,全市就有4起中學生跳樓自殺事件。在今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主辦的2008上海國際兒科精英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圍繞當下兒科學的熱點研究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其中,對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危機干預始終是重點議題。有國內專家提出:中國家長應讓孩子學會放聲大哭。

大學生自殺幾乎是滬上高校每年都要經歷的「陣痛」,然而,今年滬上連續發生的中學生自殺事件還是讓社會為之震動,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兒保康復科主任徐秀說,這些孩子的自殺行徑是長期心中壓力得不到正常途徑宣泄的總爆發。「近年來發生的青少年自殺事件,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這與兒童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社會觀念都有關係。」

徐秀表示,「哭」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壓力發泄途徑,但「中國社會長久以來都不提倡『哭』,總認為『哭』是懦弱的表現。」

中國式家庭教育常禁哭

徐秀指出,剛出生的嬰兒和學齡前兒童總是習慣於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滿和憤怒,但中國式家庭教育往往要制止孩子「哭」,更有家長會孩子一哭隨手就打一巴掌,久而久之,孩子就沒有了以哭去作「情緒發泄」的習慣。中國孩子的生活環境正日益封閉,這種轉變主要來自於居住環境的變化和家長防範意識的增強。徐秀指,以前的弄堂遊戲正在消失,但事實上孩子需要在與同齡人的遊戲過程中體驗挫折,而「父母陪孩子玩遊戲不能替代同伴之間的玩耍。」

上海市兒科醫院與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調查發現:在上海市8個區2500多名中小學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其中自殺不遂為1.71%。雖然滬上每所學校都有心理衛生老師,社會上亦有心理諮詢熱線,但在市民中的知曉度還不夠,很多青少年無人傾訴,於是,年齡稍大的開始沉迷於網絡,年齡偏小的就容易做出極端行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