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你还有时间去看自己喜欢的书吗?
(2008-09-26 12:50: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育儿记 |
反观之,大人读书其实也不多,偶看到一些白领或MS白领,一天读书时间最多也就在地铁里——看免费的《时代报》和消遣杂志。
偶自己,读书也少了,看电视比较多些,最多栏目:第一财经、艺术人文、纪实频道、新闻频道。
曾经看过一个词汇——“轻阅读”,必定会带来一个结果——“浅思考”。
偶自己,读书也少了,看电视比较多些,最多栏目:第一财经、艺术人文、纪实频道、新闻频道。
曾经看过一个词汇——“轻阅读”,必定会带来一个结果——“浅思考”。
中国的人均GDP不及老美的1/20,人均教育投入不及老美的1/50,有限的家庭资源是用来博取生存机会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行尸走肉走天下,从来不用“怕”。“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1/6”,了不起的成果。
且,阅读量与幸福感成反比,与集体荣誉感成反比。
自由阅读,是包包里的LV,是奶粉里的喜康力,奢侈,太奢侈。
三毛不是有名文《逃学为读书吗》?
建国后的知识分子,也是文革学校停课时候读书人的功底最扎实。
考试是制度,制度必然有消耗。
除非你决定不在制度里混了,否则就得付出这个代价。
韩寒厉害吧,人家不在制度里混了。
你敢吗?
建国后的知识分子,也是文革学校停课时候读书人的功底最扎实。
考试是制度,制度必然有消耗。
除非你决定不在制度里混了,否则就得付出这个代价。
韩寒厉害吧,人家不在制度里混了。
你敢吗?
再提供一个苦涩的样本:
子尤,一个17岁早逝的少年作家,读书无算,才气逼人。在北京一个著名初中读书,成绩平平,曾经也辗转于钢琴、奥数之间。因病休学,终于有了大把的读书和写作时间。因此,虽然缠绵病榻,他仍然表示“十分快活”,因为他终于自由了。而他的同学,居然也极为羡慕他的自由。
令人悲痛的“快活”。
在子尤面前,应该惭愧的,是我们的摧残儿童的教育体制。
子尤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生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了从应试轨道倏然逃离的时空,才可以“无所事事”,才能让他的思想无所顾忌地飞翔与表达。否则,这个在应试体制中相对“笨拙”的孩子,可能还在奥数、英语兴趣班中、在中考、高考的如山试卷中苦楚地辗转。他被广为传颂的、对“九死一生”的“十分快活”,还真的不仅仅是调侃,更是他真实的内心表达。
连我们也不知该如何面对他的绝症了。说感谢?实在让我们揪心地疼痛。我们的教育,怎么竟然僵化无情如此,一个智慧的小孩,只有在重病的时候,才能让自己的才华、自己快活的生命大放异彩?
子尤并不是一个叛逆小孩。他和母亲柳红之间的深情和知己,让所有母亲感动,拥有这样的孩子,柳红说她“受宠若惊”。他对老师,也从不出恶语,反而有种种感激。对同学,他更是一往情深,是同学的宠儿。所以,我们不能想象,这样的一个孩子,会选择如韩寒一样逃离甚至背叛现行教育体制。所以,子尤的命运,就更让我们悲痛!
子尤借绝症而自由,那么,更多可能如子尤般美好的孩子,却因为健康和平顺,而失去了海阔天空的思想!
这是谁的过错?
成年人,应该在子尤的快活面前,深深惭愧……
子尤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生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了从应试轨道倏然逃离的时空,才可以“无所事事”,才能让他的思想无所顾忌地飞翔与表达。否则,这个在应试体制中相对“笨拙”的孩子,可能还在奥数、英语兴趣班中、在中考、高考的如山试卷中苦楚地辗转。他被广为传颂的、对“九死一生”的“十分快活”,还真的不仅仅是调侃,更是他真实的内心表达。
连我们也不知该如何面对他的绝症了。说感谢?实在让我们揪心地疼痛。我们的教育,怎么竟然僵化无情如此,一个智慧的小孩,只有在重病的时候,才能让自己的才华、自己快活的生命大放异彩?
子尤并不是一个叛逆小孩。他和母亲柳红之间的深情和知己,让所有母亲感动,拥有这样的孩子,柳红说她“受宠若惊”。他对老师,也从不出恶语,反而有种种感激。对同学,他更是一往情深,是同学的宠儿。所以,我们不能想象,这样的一个孩子,会选择如韩寒一样逃离甚至背叛现行教育体制。所以,子尤的命运,就更让我们悲痛!
子尤借绝症而自由,那么,更多可能如子尤般美好的孩子,却因为健康和平顺,而失去了海阔天空的思想!
这是谁的过错?
成年人,应该在子尤的快活面前,深深惭愧……
前一篇:一天杂事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