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教育 |
分类: 育儿记 |
写下标题的八个字以后,忽然感到,这八个字,对于目前的我们,目前的国家似乎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过,作为平民百姓,我也只能从身边看到听到的跟我们有关的小事情,发表些看法。
上周二,有幸跟10年没见面的某报教育记者朋友碰了头,聊些孩子教育的事情,很是感慨。她说,今年田林四小学生自杀的事情,闹得很大,但事实上,上海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自杀,但很少见报。比如浦东某个非常有名的小学,比如浦西某小学,近几年都有学生自杀。
而这些事情的发生,跟如今教育方面的压力,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我很难想通。当年我们学习的时候,已经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为什么如今反而愈演愈烈了?如今的孩子,书本比我们小时候厚,学得比我们小时候深,可是居然学得还不够,休息天,家长带着孩子到处跑,补各种课外的东西,奥数、英语、作文,天哪,上海如此,北京如此,江苏、浙江无不如此。中国的教育难道就成了孩子的黑暗世界?
当我还是个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的时候,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小学的家长那么忙,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那么苦。当我的儿子上小学以后,我发现,我逐渐像那些家长靠拢了,深恐赶不上形势。比如哪里的奥数学得最深,哪里的老师教的孩子得的奖最高,居然都打听到了。于是沾沾自喜,虽然儿子还没上奥数,但我心里急啊,慌啊。看到那么多的家长在诉说自己孩子的优秀、聪明,拿了多少证,多少奖,发现原来家长的面子是孩子给的。家中,儿子一贪玩,就直起嗓子吼,吼到嗓子疼,还是效果甚微。发现再这样下去,只怕更年期提早到来了。儿子成绩平平,有些偏科,数学从来不要我烦,语文最差。他的表哥,也就是我表妹的儿子,跟他同级同校,曾经拿过年级笫一名,可是, 年级笫一名还是要在外面学的,功夫在校外,功夫在家长。
一位在希腊的中国爸爸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上海家长要让孩子读奥数,他在网上问我们,什么是奥数?比尔盖茨学过吗?
这种压力,家长有,孩子更有。所以孩子会更加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最近听说某名校的孩子心理出现了障碍,如果父母知道会有这种结果,肯定悔不当初。面子有那么重要吗?
没有了健康,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成绩好,证书多,有用吗?
有时候我问自己,当年自己进了名校,中学如此,大学如此,可是,同学当中最优秀的却未必是进了名校的。
同学文青的女儿今年小升初,成绩喜人,分别被上海实验、上外克勒、张江实验、浦外等名校同时录取。她女儿在福山总校学习,正当我羡慕她女儿的学校好时,她却说,她认为学校的作用不如家长的作用,而且,她认为该校近两年有所退步。双休日,她女儿在外面上了很多班,什么英语新概念,把初中的英语都提前上了。
当大家都在抓紧的时候,你的孩子散养,就意味着落后。
有位住在附近的全职太太朋友,她的儿子跟我儿子一样大,为了让儿子有最好的教育,她每天开车带孩子从浦东开到浦西上学,然后双休日报了很多课外的东西,光是周六就有4场。当然,她的儿子很聪明,很好学。我也很敬佩她为儿子的付出精神。但挺为她儿子的健康担心的。一、二年级是孩子长身体的关键时候,这样的学习计划,没有放松的时候,是以牺牲孩子的睡眠时间为前提的。睡眠少的孩子,容易免疫力差,容易影响身高。我很怀疑这样的付出是否值得。
健康是一,后面无论有多少个零,比如钱财,比如学历,比如官职,没有一,后面的零是空的。
最近经常有听说孩子生白血病的事情,除了食品污染等因素,孩子的免疫力差也是个原因。每当看到这些例子,我会想,有个健康活泼的孩子真幸福,无论他将来怎么样,只要成为社会有用的正直的人就行。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愿意他有个快乐的童年。外面的各种班,我只选择一个,就是在家门口的一个,英语的,因为将来不打算让孩子参加国内的高考。
更多的时候,我愿意带孩子一起出去飞,去全国各地。小学时期,在国内玩;更大些,再考虑国外。另外,我有个私心,凡是我去过的地方,就很少带他去,因为我不喜欢重复,我去过的地方,反正将来他有的是机会去的。要让孩子的心智有相当宽广的领域,而不是小地方。
教育没有谁对谁错,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会沿着这个自然的轨迹去走。
珍惜生命,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