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朋友为一跨国企业消费品销售总监,年收入税前75万左右,也就这两年才做上来的,老婆一般职员,月收入7-8K左右,有一2岁小孩,现自有两房一套,有奥迪一部,身边大概110万现金及股票等,没有房贷,家里也没有什么花头,没有什么根底,都是靠自己奋斗到现在,由于父母是老公房,就想把自己的房子给他们住,自己在买套三房,一是让二老换换环境,二是小孩大了,现在的空间小了点,现有住房2002年买的,浦东内环边上,就是一般的楼盘,当年48万,现在市价205万,(估计卖掉到手也就180-190万)按照现状说,还可以,在上海白领一族中还算混得很不错的,前些天看了半个多月的房子,看中浦东绿城一套三房(小区是蛮好的啦,,位置也不错的),对方开价到手365万,单价2.48万,但是税要自己付,税收一共42万左右,后经过多次谈判,房屋价格降到355万,税收还是要他来付,但是可以做低房价,朋友一算,还过得去,购房预算做了390万,首付170万,贷款220万,十多年还款,月供2万左右,当时想把父母的老房卖掉,大概80万左右,问题也不大,房子到手后,手上还有40-50万,侬侬装修,等年底就又缓过来了。
不料这两个月公司销售目标十分吃力,公司总部发调头了,讲上海这边那能那能,就是说今年销售任务完不成,就从新调整一下,这下,朋友有些慌了,虽说现在一个月到手45K左右,(税后),还了房款还有20K,小孩教育,父母养老都够用,在说老婆还有几K的收入,问题也不大,但是想到公司总部万一有个什么调动,在说现在经济有不景气,在要找个月收入4-5万(税后)的位置的也很吃力,作左思右想,还是放弃买房的事了,一起吃饭的时候说,想想看起来工资高,看上去人摸人样的,在外面开销还要想个总监的样子,但是压力也大,家境不殷实在也没有什么底气,说买房的事就放放吧,也别把自己的压力搞那么大,有空的话就一家人多出去旅游旅游,房子有得住就行了,嘿,听朋友聊这些想想看也是,在上海也难,家里没有什么背景的,作白领作到这个位置也一样,想过得好点,就别买什么房子。不过话说回来,像朋友这样的都在叫买不起房,也真难为这些刚性需求的年轻人了。
朋友反映的是事实啊,谁知道在外企做到高层的压力啊,应该说75万每年在外企也是凤毛麟角了,但税后也就50来万。主要是自己心里没底能连续拿几年啊,万一中途失业呢。由此可见上海的购房压力大啊,而且做到一定程度,买的就是稍大的房子,总不能买90以下的吧,再加上
房子的
装修,总要好一些。孩子还小呢,一到上幼儿园,你再看看,花销还大,所以往往人越往上走,生活越疲惫,希望房价低些吧,但失望总多过希望。
这年头做销售很不容易虽然说找到了好的职位,500K以上很现实,可是500K以上的职位很少,而且不容易找。有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毕竟这位总监不是靠父母支持或者靠拆……迁之类的去买房
几点看法:
1。朋友如果随时可能被layoff,并且一个总监混得如果被layoff才得到2w的补偿,那趁早不要买房。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现在买这套绿城财政风险很小。
2。现在的房价的确高了,买得起不代表价格不高。
3。很多人都对职场未来有着担心,主要是现在的高薪只是依赖于行业/公司,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强。
一位朋友说:“这情形和我情况相似,我也想买但由于很多因素和风险意识一直在观望.不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累.现在这个房产泡沫时期,也许还能盛行,但想来想去,还是放弃成为房奴的打算.现在手里有相对数量的现金,股票,房子,车子,旅游旅游实在些.任何事物都有周期性的.要么我再积累点财富,要么我再观望一下,不在6000点买股票也不在这个时候买房子,是我现在自己提醒自己的比喻.”
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有的人已经买房了,最后,工作不稳,只好卖了换小的.都有,这两年生存压力很大,不能轻意买房。
自己瞎说一下
1、收入高的TX,税都很重的,别听起来说年薪多少多少万,其实到手的,要打不少的折扣
2、现在劳动法貌似对高收入者反而不利了
3、不知道现在大家怎么看,就我个人身边的事情来说,经济有些不景气了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阿
白领压力是很大, 职位越高, 压力越大,
也不知道自己35岁以后是不是随时会被lay off.
如果能有别的一些收入渠道确实不错.
比如有几套房子收收房租, 认识个女财务总监,
外面有三家咖啡馆...要考虑到lay
off或退休后怎么办,
不希望自己退休后生活水准下降很多.
上海的豪宅根本不是这种拿工资的人买的起的,
没个8位数身价,现在买的起4-5百万的房子?
靠工资赚8位数?很少很少
打工到了高职位的都是有点远忧的,一年几百万的收入,能拿几年天知道,随时要做好退休的准备,这时候把所有的钱换成一套自住的房子是有很大财务风险的,可惜中国的投资渠道实在是太少,很多人被逼着买房对抗通胀而已。
有些人说一年收入50万,两年100万,lay
off还有100万,我看他根本没在外企作过,在外企一年税后50万那么好拿的?有好多销售指标,压力有多大你知道吗,别的不说,光工作时间很可能就在10几小时,有时为适应跨国公司的工作,半夜三更要写email,还经常拿英文当母语和老外工作沟通,经常忙得没有自己的时间,至于什么lay
off100万更是天方夜谈。一般总监如果没有特殊的合同的话,也遵循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原则.新劳动法规定了最高不超过平均工资3倍,
如果公司跟你较真, 对高工资的人就很麻烦了. Lay
off
100万恐怕只有在中国区总裁的合同里才能看到了。
在你税后年薪50万的时候,你知道你一家每月开销要多少吗,可以很负责地说,你不要过什么好日子,一家三口,吃2000元,穿2000元,水电煤电话1000,车3000,娱乐1000,小孩教育1000,保姆1000,就11000了,这还是省吃简用的,比如保姆可能还是钟点工,全职保姆1000够吗?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比如小孩上幼儿园,好的幼儿园1000够吗?老婆要打扮化装,加上先生的西装衬衫+洗衣费,2000够吗?到了哪个生活档次的夫妻都知道?,还有父母的赡养费.....等等,不要认为人买了房子,就可以吃糠咽菜,否则活得什么劲,当然如果到了高层,公司报销吃饭费、娱乐费、家庭教育费,那当然例外,可惜目前大部分中国人不行,一般港台和西方人高层才有。
至于说投资,我说人是有长处和短处的,钱挣得多,不等于财就理得好,我就知道几个朋友,一年赚几十万,几个月亏掉100-200万,还有的朋友工资拿到,要么活期,要么买套大房子还贷,所剩无几,而且,别说什么理财产品,除了06-07外,其他年份赚不了什么钱,外资银行能每年保持6-8%y也很不错啦,按照中国人这种买进卖出高频率,一般也达不到。
其实挺理解为何年薪在100万左右(税前)的人不愿意买房。主要是这个阶段的人的特点(约35岁左右吧)小孩还小,职业发展也在瓶颈,房子不好不坏,住住也可以。这时就会有许多顾虑,不知将来能不能搏上位,收入再稳定增长十几年;生活有惯性,也不愿意为房子再折腾,如果要换也要换好的,比如四房,地段还不能太差,那么就要贷款,不想给自己太多压力;父母要老,孩子要教育,自己越来越不能放松。所以我理解买房赚钱不会是他们的主要人生目标。
所以,不要假设他们是因为房价要跌才不愿意买房,是因为他们目前不愿意把精力放在房子上。等到45岁左右了,他们绝对会考虑买房,一为了给子女留点家底,二是开始养老,让自己舒服点,真正的安顿下来。
现在的职场动荡比以往都大,即使是以前很稳定的职位,也有可能突然变化。MNC的美国欧洲业务下滑,增长压力都挤到中国印度来了。国内公司拼着做业绩,搏PE投资的也很多。但是整个经济的健康程度大不如前。
现在年薪百万的不少,不过有些人做一段时间就换份轻松的工作,钱少些也无妨,这是真正成熟的表现。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添的。
买房这种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首先排除两种情况:1.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同志们,房子需要操心吗,不用,是不是?2.家徒四壁,身无长物,无工作技能的同志们,那就好好依靠咱们政府,住廉租屋,领政府救济,也可以解决问题。
除此以外,大部分人还是得靠自己努力,好好工作;同时要问问自己要什么。钱,家庭,女人.....?
首先,如果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20多岁,工作比较稳定,同时要在工作努力有所发展,那得先找个心爱的女人,认准了,别认错但也别错过,然后买套房子结婚贝。两个人几年工作有点积蓄(男的风格高,多出些),双方父母周济些,付个首付,然后慢慢还银行贷款。能力大的买大些,能力差些买小些,买松江、浦东、南汇都不错,交通方便,小的房子几十万搞定,别想一步登天,买什么淮海路的豪宅,好是好,要看看自己的荷包,对吧。将来有能力了,再买大房子。(我现在最烦就是那些刚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有那么点小钱,工作不努力,吵吵股想一夜暴富,美其名理财;感情生活一塌糊涂,身边的女朋友,隔三差五换一个,美其名现代开放。说实话,除了06-07,20几岁的年轻人理财有发财的,我到现在也没看见几个,倒是看到好多钱亏得脸都发绿的。当然,这些也不会多说,免得被那些毛头小伙说是干涉他们自由;听不听随便,反正一家之言)
|
再者,如果是事业有所成就,钱够了,就买个大房子改善生活。想上面的例子,只是现在买有点压力,等过两年,再多个1-200万,然后再有些银行贷款,买个好房子,也就没压力了,就是不要急吼吼的,搞得自己压力很大,没什么必要。还是那句话,明白自己要什么,同时对自己好一些,对老婆孩子好一些,对父母家人好一些,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日子一天天过,不要太着急,你有进步,有发展,就有光明的前途。如果没有,那就踏踏实实地过日子。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