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哀悼我36岁的复旦中文系同学-张青

(2006-12-14 08:15:16)
分类: 前尘往事
大前天晚上,同事兼好友顾军的一封邮件令我呆了好一阵:“听说你的同学张青去世,脑梗,人生无常啊!”
张青?!真的吗?不敢相信,他才36岁,去年底我还在集团的餐厅碰到过他,半年前他曾经给我打过电话。就这么走了吗?
问顾军关于他去世的具体情况,她说不知道,只是因为文汇报有个同事的夫人和他是一个公司的,最近听说了这件事。就是36岁,复旦中文系毕业的,文汇报出来的,除了这个张青还会有谁?
回想张青,眼前浮现的是一个个子较矮、戴着副眼镜,总是很谦逊的样子,书生气十足。他好像来自上海郊县,大学时代我和他没什么交往,对他不怎么熟悉,只知道他挺内向的,是个老实人。而且,他挺有才华的,论文写得不错,至少比我好多了。
大三实习的时候,他在文汇读书周报实习,后来毕业的时候就留了下来。我们觉得这很符合他的性格,本来就是一个文人嘛,经常在书香萦绕的地方工作,吞云吐雾,很不错的。
毕业的时候我们班级有4个人进了文汇报,我和张青就逐渐有些熟悉起来。
记得刚进文汇报的时候,我们一群刚进来的大学生,一起在电脑房培训一周,又到校对组做校对2周。空余时间里,大家有时候聊聊天。这时候我才知道清贫的张青有颗不怎么安分的心。当时市场经济大潮刚开始浮现,股市造就了一批暴富的人。而我们笫1个月的工资只有180元。张青有时候就叹息,而那时候我一派乐观,浑浑噩噩度日,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可能男生是不同的吧?他们这种年龄要开始追女孩子,要花钱,他总是希望能够早日改变现状。张青曾经对我说:“你们有姿色,就是有本钱,我们男人就不同了。要奋斗啊!”那时候我就知道,他肯定很想做一番事业的。
想起在大学时代,他曾经追过我们班一个女生,可是对方对他没感觉,他长得太平凡了。好像我们的师妹——美女作家卫慧的小说里出现过一个人物,曾经追求过小说主人公,不少人认为这个主动追求爱情的人物就是是张青。
后来同事朱矫键给了张青一个绰号:“菜园子”。因为他和《水浒》中的人物同名。
后来我去浦东记者站了,一去就是1年半。回来的时候,听说张青出了点事情,好像是“稿费事件”。然后就被报社处分了。
这时候突然听同学说他好像结婚了,可是谁也没叫,很低调的样子。等电梯的时候,一次遇到张青,我说:“听说你结婚了,怎么喜糖也不发啊?”他用他总是略有所思的眼神看了看我,突然否认:“没有没有,谁说我结婚了?”好像做了见不得的事情一般。我心里暗叫奇怪,当时也没放心里去。
后来他在我们单位待了没多久,听说就辞职了。
有时候老同学聊天,还会有他的消息传来,听说他下海了,做图书生意,发了。
毕业4-5年的时候,老同学聚会了一次,当时黑龙江日报的杨铭特地从哈尔滨赶来了。这时候,记得张青也来了,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手机,只用呼机。可是张青一进来就带了一个很大很重的手机(笫1代手机),重重地往边上一放,有时候就开始哇啦哇啦地开始打手机。在我们眼里,他下海果真是挺成功,发了。过去瘦削平凡的他已经发胖了,有点老板的派头了。
后来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前年夏天过去和我同寝室的张从容从美国来上海玩,我们大学同学又举行了大型的聚会,不少在广州、重庆、扬州的老同学都过来聚会了,可是没找到在上海的张青。似乎他和谁都不联系。他变成了来无踪去无影的人物。
去年8月,我借到文汇报数字生活版面工作,在文新集团食堂里,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张青吗?他听了我的招呼,挺高兴,指了指他的胸牌,说他在隔壁文锦大厦的金田房产公司工作,他们的午饭就是包在我们食堂吃的。我给了他名片,对他说,前段时间我们聚会了,可是找不到你。留个电话吧!他就报了个手机号给我。我急忙把他输进了我的手机里。等电梯的时候,我问他,你孩子挺大了吧?他点点头,也没有说什么。至于他为什么从下海变成了打工,也没时间问了。笫二天,我还在chinaren班级校友录上写上了张青的手机号,可以让其他同学和他联系。
大概是半年前(具体时候我已经忘了),张青给我来了个电话(这是他这辈子唯一给我打过的电话吧)我好像没能够帮上他的忙,具体问什么也忘了。
可是如今却收到了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消息。他没有留下任何家庭电话,怎么办呢?我们希望联系到他的家人。我只有他的手机号。打过去,居然没有关机(真希望这是个谣传,他会突然接听),可是就是没人接,打几遍都是这样。我把这事情在MSN上跟同学吴燕说,她回复我:“你胆子真大,别吓我,我这里今天没开空调。”
我告诉了同学南方都市报的首席记者谢艳霞,她说:“最好联系到他的家人,我们同学一场,也能表示表示。”同学《青年一代》杂志的副主编姚丹红也非常震惊,她说,大家人近中年,真的要好好保重身体。
我发短信给老同学上海证券报新闻部副主任程培松,他的回复是:“震惊!”
昨天,在解放报业集团的同学汪莉收到我的短信后,他的老公——上海电视台七分之一栏目的编辑陆天旗给我打了电话,他说,张青在离开文汇以后,曾经在电视台他们这个栏目做过,大家对他很熟悉。前段时间曾经有人在马路上见过张青,张青对他说,打算买车,要到汽车公司去看看。
今晨,我写下以上所有我听到的关于同学张青的一切,以示哀悼。
同学一场,那么年轻就去了,既为我们的健康敲了警钟,也预示人生无常,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数一下,我的初中同班同学有1个男生已经过世,那是大学刚毕业1-2年的时候,他好像叫王冰,他是在家中忽然煤气中毒的。父母苦心培养他大字毕业(好像是同济吧),他成了高级白领,收入可观,可是就突然走了,十分可惜。
我的高中同班同学有个男生18岁就去世了,他叫陆全。他从复旦附中毕业考进了交大,在开学笫1个月在无锡军训的时候,遇到了重大车祸,把他活活烧死了。当时死的不止他一个人,更多的人是被烧得面目全非。他们这个班死伤惨重。他来自崇明,家中五房合一子。
走的都是男生,是不是男人,有的时候更加容易脆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