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产风云鉴 |
有个朋友想买房子,但觉得如果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上海的房价是跌,倒不如现在租房子,到以后再买。她让我给她参考参考,我的想法是——
什么都涨了,水、电、煤,凭什么说2010年的房价肯定比现在低很多呢?
就算低一点,离2010年还有4年,你租房子,这4年要不要房租?就算你租2000元的房子(这是最普通的公房了),一年就2万4,4年近10万。你如果要买100万的房子,就算2010年变成了90万,你也没赚,还寄人篱下,心情不好。
你认为4年前的房价比现在怎么样?凭什么说4年后大跌?
很多人就是因为听人说要大跌的话,等了好几年,然后结果呢?
调控已经快2年,跌了多少?你认为是谷底还是峰顶?这个仁者见仁。
但是,如果草率地认为几年后肯定比现在便宜很多,我觉得太主观了。看今年,年初的房子,都比现在便宜不少。
我认为现在的房价是,要跌的都是地段不怎么样的,比如外环,好的地段不会跌,尤其是好的教育配套地段的房子。
在国外,只差一条马路,好的学区的房子和差的学区的房子,价格有天壤之别。
在浦东,只差一条张杨路,同样巨野路的房子,张杨路以北的比以南的可以便宜1000元甚至更多。为什么?因为以南的可以对口好的小学和初中。
目前的上海房价,我的看法是盘整,向它的真正价值靠近。
调控调控,每个月都有很多人预言,几月份开始要大跌了,可是哪个应验了?倒是听的人纷纷上当。
刚需的就不要等了,找适合自己买。不是刚需的,老实说,投资买房这个好时机已经过去了,除非你是改善。
就算低一点,离2010年还有4年,你租房子,这4年要不要房租?就算你租2000元的房子(这是最普通的公房了),一年就2万4,4年近10万。你如果要买100万的房子,就算2010年变成了90万,你也没赚,还寄人篱下,心情不好。
你认为4年前的房价比现在怎么样?凭什么说4年后大跌?
很多人就是因为听人说要大跌的话,等了好几年,然后结果呢?
调控已经快2年,跌了多少?你认为是谷底还是峰顶?这个仁者见仁。
但是,如果草率地认为几年后肯定比现在便宜很多,我觉得太主观了。看今年,年初的房子,都比现在便宜不少。
我认为现在的房价是,要跌的都是地段不怎么样的,比如外环,好的地段不会跌,尤其是好的教育配套地段的房子。
在国外,只差一条马路,好的学区的房子和差的学区的房子,价格有天壤之别。
在浦东,只差一条张杨路,同样巨野路的房子,张杨路以北的比以南的可以便宜1000元甚至更多。为什么?因为以南的可以对口好的小学和初中。
目前的上海房价,我的看法是盘整,向它的真正价值靠近。
调控调控,每个月都有很多人预言,几月份开始要大跌了,可是哪个应验了?倒是听的人纷纷上当。
刚需的就不要等了,找适合自己买。不是刚需的,老实说,投资买房这个好时机已经过去了,除非你是改善。
我觉得4年的时间,很多情况是起伏不定的。就像现在看来,自从去年3月开始实质性的宏观调控,去年下半年房价跌了不少,比如有的地方下降了30%
,特别是炒客多的地方,但今年以来,就很少再能碰到像去年秋天那么低价的房子了。我看到搜房就有人说,其实去年底是买房子的好时候。
所以,才2年不到,就有了下跌、涨(今年春节后)、又微跌(今年7月底二手房个税出台)、目前又微涨(政策消化,税收转嫁等因素)这不定的曲线了。所以 ,4年的曲线。真的很难简单说一个涨字或者跌字。
我看房子是凭感觉的。我的感觉是,长期看,不会跌的。短期,根据政策是有起伏的。2010年以后肯定涨,2010年之前,国家在调控。
今天看到菜场的茼蒿菜居然要8元1斤了,最便宜的绿叶菜——空心菜是2元5,鸡毛菜3元,好贵。
4年前它们是什么价格?4年后又会是什么价格?不用我说了吧?
当然,我们的电脑便宜了(不过空调、实木地板涨了)。
凡是有限的资源,市场的真正规律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
只要这个城市依然是每年有不断的外地人涌入,房子永远是大家追逐的对象。
忽然想起有位专家说的话,每年高校要毕业多少大学生,那些贫困地方来就读名校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吃多少苦都不会回去的,哪怕是零工资就业。因为回老家,他们对不起几房亲戚凑钱让他读书,他们必须在上海、北京这类大城市扎下根来,所以他们将来必须买房,然后让父母一起过来。因为我老公是外地人,我清醒地知道这群人扎根大上海心情的迫切。就像上海人去美国。
这个城市,压力越来越大。房子越来越贵,失业率却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外地优秀的大学生过来,我们的孩子可能读书也不会那么紧张。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上海也不会发展。
所以,才2年不到,就有了下跌、涨(今年春节后)、又微跌(今年7月底二手房个税出台)、目前又微涨(政策消化,税收转嫁等因素)这不定的曲线了。所以 ,4年的曲线。真的很难简单说一个涨字或者跌字。
我看房子是凭感觉的。我的感觉是,长期看,不会跌的。短期,根据政策是有起伏的。2010年以后肯定涨,2010年之前,国家在调控。
今天看到菜场的茼蒿菜居然要8元1斤了,最便宜的绿叶菜——空心菜是2元5,鸡毛菜3元,好贵。
4年前它们是什么价格?4年后又会是什么价格?不用我说了吧?
当然,我们的电脑便宜了(不过空调、实木地板涨了)。
凡是有限的资源,市场的真正规律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
只要这个城市依然是每年有不断的外地人涌入,房子永远是大家追逐的对象。
忽然想起有位专家说的话,每年高校要毕业多少大学生,那些贫困地方来就读名校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吃多少苦都不会回去的,哪怕是零工资就业。因为回老家,他们对不起几房亲戚凑钱让他读书,他们必须在上海、北京这类大城市扎下根来,所以他们将来必须买房,然后让父母一起过来。因为我老公是外地人,我清醒地知道这群人扎根大上海心情的迫切。就像上海人去美国。
这个城市,压力越来越大。房子越来越贵,失业率却越来越高。如果没有外地优秀的大学生过来,我们的孩子可能读书也不会那么紧张。但是,如果没有他们,上海也不会发展。
另外,我认为浦东的房子发展潜力依然比浦西大。
主要是看规划。南汇和崇明的发展(隧道在建),国际机场,川沙迪斯尼等。
15年前,陆家嘴的房价跟人外滩的没法比吧?现在呢?
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如今,新华路1室户的旧公房的租金跟北蔡类似房子的租金居然是差不多的。
可能是因为浦东的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等,密集着大量的企业,分布着众多上班人群,其人数远远高于浦西其他地区(比如徐家汇、静安、新天地等地),而且大量的是跨国企业。
需求关系,导致了新华路和北蔡这两个老派上海人认为天差地别的地段有了相似的租金。
主要是看规划。南汇和崇明的发展(隧道在建),国际机场,川沙迪斯尼等。
15年前,陆家嘴的房价跟人外滩的没法比吧?现在呢?
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如今,新华路1室户的旧公房的租金跟北蔡类似房子的租金居然是差不多的。
可能是因为浦东的陆家嘴、张江、金桥、外高桥等,密集着大量的企业,分布着众多上班人群,其人数远远高于浦西其他地区(比如徐家汇、静安、新天地等地),而且大量的是跨国企业。
需求关系,导致了新华路和北蔡这两个老派上海人认为天差地别的地段有了相似的租金。
我是看着浦东规划成长的。
其实现在谈是涨是跌没多少意义,关键在于国家还会出多少政策。
现在很多政策都已经出来了,也消化得差不多了。老百姓没得到多少好处。
炒房子的、资金链断了的,去年已经逃的逃、垮的垮了。今年还持有的人,大多是有实力的。
如果政策从现在起,不再出台了,那么我估计是微涨(在房地产市场,其实不涨就是跌)。
如果又出台新的政策,要看它的料猛不猛了。
现在买房,在高利率的前提下,当然贷款越少越好。
其实大家都可以去租房,可惜中国人这样的观念太少了,喜欢拥有固定资产。
当然,如果人人都去租房,不买房子,投资型的房子少了,2-3年后,市场又会出现可出租房源减少,房租必涨。
另外,租房子的人,小孩读书可能有点麻烦吧?户口是挂在房子里的,当然前提是1套房子也没有。
其实现在谈是涨是跌没多少意义,关键在于国家还会出多少政策。
现在很多政策都已经出来了,也消化得差不多了。老百姓没得到多少好处。
炒房子的、资金链断了的,去年已经逃的逃、垮的垮了。今年还持有的人,大多是有实力的。
如果政策从现在起,不再出台了,那么我估计是微涨(在房地产市场,其实不涨就是跌)。
如果又出台新的政策,要看它的料猛不猛了。
现在买房,在高利率的前提下,当然贷款越少越好。
其实大家都可以去租房,可惜中国人这样的观念太少了,喜欢拥有固定资产。
当然,如果人人都去租房,不买房子,投资型的房子少了,2-3年后,市场又会出现可出租房源减少,房租必涨。
另外,租房子的人,小孩读书可能有点麻烦吧?户口是挂在房子里的,当然前提是1套房子也没有。
前一篇:大师的话和儿子的学业
后一篇:车祸猛于虎——可怜的青岛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