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财 |
2- 4岁 , 换房了 ,江苏路的2楼亭子间 ,也是一间很小的,现在肯定拆了
3- 6 岁, 又换房了,在 福州路福建路;那里,2楼,也 是一 间 , 合用后来 ,爸爸就死在那里(听说这间房子过去也曾经有人自杀过 )。这块地现在已经不是民宅了 ,已经是一座大楼, 名字就叫 “上海书城”。 爸爸的名字叫徐培书, 他用他的鲜血 , 真的 “徐徐地培养了一座书城。”
6—7岁, 我 住在外婆家, 南市区跨龙路, 像小洋房,是开木行的 外公解放前用金条.买的, 解放后 抄家,整幢.只剩下没几间。 后来.外公去世后 ,外 婆搬去了杨浦. 如今已经拆了,成了高档住宅。
7—8岁 , 黄浦区天津路
8—11岁,虹口区吴 淞路,有1间11平方米 的,合用,但有了管道煤气。 现已经成为 闸桥引桥.;
11—28岁,杨浦区辽源西路,30平方米建筑面积, 独用。 有管道煤气 。现在换主人了。
30 岁—32岁, 买下浦东德平路64.平方米 2房1厅,在那里生儿子。
32岁—33岁, 买下黄浦区,苏州.河 水景房河 畔明 珠.公寓。98平方米
33—34岁,妈妈癌症转移, 每月药费1万多, 无奈.出租黄浦区新房,住回德平路;
34至今, 浦东世纪公园联洋社区,, 三房子2厅2卫带地下室,共190平方米。
小时候,光是小学就换过4个 。
最大的感慨是,有一个满意又稳定的住宅是多么重要啊!
这是不是上海人逐渐改善住宅的历史缩影?
前一篇:读书到底有多少用?
后一篇:我的博客被新浪升级了,高兴!